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 培育新时代“三有”青年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策略 图片新闻 不忘初心 方成教育 七大要素支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共情探究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共情探究

□ 滕州市龙阳镇中心小学 王一帆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音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教化作用。要想起到教化作用,音乐作品就必须能引起大家的“共情”。何为共情?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共情;一曲《琵琶行》,白居易泪湿青衫,是共情;而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是共情的极致。无共情,无音乐;无共情,无艺术。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产生共情,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激起最美好的情感,从而理解音乐、热爱音乐、投身音乐,应是音乐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从音乐背景欣赏中进行共情。共情理论虽然由美国人本主义者罗杰斯提出,却是千古存在的心理现象。知音、共鸣、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等词语表达的就是共情现象。在我国,共情现象古已有之。例如,苏轼的诗词一问世便被人们争相传唱,在顶礼膜拜的传唱者中就有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苏轼晚年时被一贬再贬。去惠州之前,苏轼遣散了众侍从。但是,王朝云不愿离去,甘愿陪苏轼远赴蛮荒瘴疠之地。在惠州极度贫困的日子里,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苏轼。这个本来就体弱的江南女子身染重疾,闲时就唱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当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时,她泣不成声,无法再演唱下去。王朝云是“曲中人”,此地、此情、此身,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苏轼,所以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共情。故而,音乐作品要想产生共情,就必须深刻理解音乐背景。音乐作品来自现实生活,词曲作者会在创作过程中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会将自己对现实的认知、情感进行展现。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应该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和人文背景展示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站在词曲作者的角度去感知其中蕴藏的情感。

从音乐内容欣赏中去进行共情。一般情况下,音乐由旋律和歌词构成。如果说旋律是通过符号的方式向人们传递其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么歌词则是音乐情感最直白的表现形式。很多音乐经典名作都是先有感人肺腑的歌词,才会有作曲家谱曲成歌的冲动,如《春江花月夜》《琵琶行》《水调歌头》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特别重视对歌词内容进行赏析。比如,当提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歌曲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闪现出一首又一首红歌。

从音乐旋律欣赏中去进行共情。旋律是音乐特有的表现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可以从旋律欣赏开始。众所周知,轻快的旋律会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知到快乐的情绪。比如,在欣赏《二泉映月》的过程中,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在旋律的带动下感受到悲伤、苦难。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真聆听旋律,并在聆听过程中通过旋律来洞察心情的变化,从而领悟到音乐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进而感知音乐的真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教师如果善用共情的方式,就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欣赏音乐,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