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构建家校沟通机制 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家校携手把“幼苗”培育成“大树” 一名一线教师给家长的建议 图片新闻 家校社“三位一体”助力孩子成长 巧用讲故事,让孩子爱上读书

第8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8
【家教之声】

一名一线教师给家长的建议

□ 苏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陪伴其时间最长的人。孩子的学习成长既与教师的谆谆教导密不可分,又与家长的苦心孤诣息息相关。这说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时时刻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刻也不能分开。在教育工作中,为争得家长们的支持,我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与学生家长聊天、谈心。我很欣赏那些认真负责的家长,也感谢那些理解学校教育的家长。他们的积极主动对我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我坚信,只要家校双方手挽手、心贴心,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共同洒下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精耕细作的教师,我认为,要想让孩子有出息,家长必须做好以下3件事。

第一,培养良好的家风。所谓家风,就是指一个家庭的作风、风气。家风体现了这个家庭处世的原则和立场、为人的底线和品质。而具有优良的家风,不仅关系到这个家庭能否运势昌隆、长盛不衰,而且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的子女长大成人之后能否更好地安身立命、出人头地。好家风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父慈子孝,二是谦逊好学,三是诚信为人。家风对于子女的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关乎他们“三观”的形成。一位哲人说:“品质决定出路。”如果一个家庭养成以上3种家风,就会门楣兴旺,子女有出息。

第二,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在家校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话语中充斥着“别做什么”的句子。例如:“别惦记玩游戏啦!看看你的成绩吧!”他们不断告诫孩子别这样、别那样,但是孩子往往固执己见,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一味地抱怨孩子的自控力差,却不知道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其实,正是这种“别做什么”的教育方式摧毁了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的行为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在育儿过程中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而不要动辄干涉孩子的言行。

第三,不逾越责罚和虐待的界线。在教育孩子方面,民间有“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之说。但是,现代的法律法规不允许家长打孩子。传统理念与现代法治产生了矛盾。家庭教育怎么把握住责罚与虐待的界线呢?南京“虐童案”中的家长自以为责罚孩子是自家的事,却不知道已经构成虐待罪,以致锒铛入狱。很多家长受到此案的警示,表示今后再也不能打孩子了。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家长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但一定要分清责罚与虐待的界线,不可越雷池半步。未成年人是独立的个体,即使生身父母也不能随便打孩子。家长打孩子,不仅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创伤,而且可能构成虐待罪,受到司法部门的严惩。

(作者单位:商河县殷巷中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