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游戏启智 探趣求真 借助绘本游戏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家访的断想 我的第一次家访 图片新闻 家校沟通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捷径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我的第一次家访

□ 胡雪萍

有人说:“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美的教师。”原因是,只有班主任才能体会到近距离接触学生及其家长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人世间绝无仅有的。在参加工作后的十几年里,我虽然想当班主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这个岗位失之交臂。直到2018年,我才梦想成真,成为一名班主任,有了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机会。回顾几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很多“第一次”令人终生难忘,比如第一次家访。

去年9月的一天上午,学校组织学生拍照,并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以备建立学籍时使用。大家排好了队列,男生刘延震(化名)却随意插队。其他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只有刘延震没写。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不记得了。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很生气,决定给他的家长打电话问一下。没想到,接电话的是他的奶奶。刘奶奶说她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没看到我在微信群里发的通知。中午,刘奶奶来校送身份证,我把她请进办公室,与她交流了一番。从刘奶奶口中,我大体上了解了刘延震的家庭情况:他的家在一个偏远的乡村,父母都是残疾人,基本上没有经济来源,靠爷爷在外打零工和叔叔的帮衬勉强维持生活;奶奶年迈体弱,能力有限,只能照料他的基本生活,没有时间和精力规范他的行为。下午,我把刘延震的家庭情况专门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引起了蒋校长和张副校长的高度重视。我打算到刘延震家里进行一次家访,校领导们表示愿意陪着我一起去。

去年10月31日上午,我先给刘奶奶打了一个电话,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然后与校领导们一起来到刘家。一进家门,我首先看到刘延震的妈妈正在剥花生。经过询问,我得知,她的下肢不灵便,只能坐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孩子的爸爸是聋哑人,无法和别人正常沟通,而且经常发脾气、砸东西。我和两位校领导都认为,刘延震的学习生活环境非常艰苦,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残缺不全的。当然,令我们感到欣慰的一点是,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刘奶奶是一个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老人。在交流过程中,她始终面带微笑,没说一句抱怨的话语。

在家访即将结束时,刘奶奶说:“孙子是我们一家人的希望,我一定配合老师和校领导把他培养成人。”我叮嘱她:“您一定要多鼓励延震,多从正面引导他。”蒋校长代表学校表态:“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想办法帮助这个孩子,让他顺利完成学业。”

以第一次家访为起点,我又进行了很多次家访。在一次次家访过程中,我慢慢地琢磨出自己的班级管理之道。通过家访,我也领悟到这个道理:每名学生都是一个世界,班主任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必须付出心血和汗水;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和条件。

(作者单位:滕州市东沙河街道六合学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