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关爱特殊儿童 共促康教融合 康教融合助推山东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热议  “融合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用爱搭起桥梁 烟台:“融合教育”让“随班就读”更有温度

第4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4

烟台:“融合教育”让“随班就读”更有温度

□ 张桂玲 刘宁 江婧

“最令人感动的是,学校为把康复训练延伸到家庭,专门举办了家长培训班,教会我进行背靠墙半蹲、扶墙双腿跳等训练方式。” 张女士的孩子是一名轻度脑瘫儿童,目前在烟台市开发区第十小学就读。在随班就读的两年中,看到孩子每天的成长和进步,张女士特别感谢学校和教师。

这是近年来烟台市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有效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科学性、有效性、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宏观抓架构,让管理体系更科学

为有力有序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烟台市建立了以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龙头的“1+2+14+X+Y”五级管理体系。

1个中心,即市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个特教基地,即听障、视障特教基地(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培智特教基地(芝罘区辅读学校);14个县级资源中心;X个学区融合教育中心;Y个随班就读学校。并从诊断评估、巡回指导、教学研究、培养培训、一人一案、送教上门、不同残疾类型学生教学康复指导细则等方面完善了指导手册,为五级管理体系运行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导。

微观抓运行,让运行机制更有效

“有效的运行机制,是随班就读必不可少的保障支持力量。”基于此,烟台市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层培训”搭建平台。通过对特教专干、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随班就读学生家长5个群体的培训、网络研修等实现共建共享,努力提升责任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创设融合教育环境。

——“五级教研”提升素质。设立视障、听障、培智、自闭症等教研指导中心,开展“1+2+14+X+Y”五级教研活动,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支持和服务能力。

——落实“五项评估”保证质量。实施资源教室建设和使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个别化康复、家庭康复五项评估,保障随班就读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有效开展。评估形式有在督导中评估、在视导中评估、在指导中评估和在工作中自我评估。

——开展“五个一行动”常态推进。开展“每天一次家长交流、每周一次教学反思、每月一次教学分享、每学期一个教学计划与总结、每学年一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保证随班就读常规工作的开展。

重点抓指导,让康教融合更专业

“‘六专业’是指从专业人员、专业区域、专业设备、专业流程、专业制度、专业服务6个方面指导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据烟台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任、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徐东升介绍,为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全市还建立了“三网络一流程”指导诊断与评估:“三网络”是建立教育、残联、卫生三部门信息共享网络;卫生部门建立一校一医、指导医生、专家医生三级医生网络;教育部门建立入学鉴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特教教师三级教师网络。“一流程”是指随班就读学生筛查、诊断及安置流程。

“随班就读学生接受训练与康复后,从刚开始见到生人会紧张拘束,手握笔无力写不出一个完整的汉字,到性格逐渐开朗,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会写简单的汉字,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都有了提高。”鲁东大学实验小学校长陈红霞告诉记者,学校于2019年10月在区资源中心的指导下建设了一间资源教室,特殊资源教师带领随班就读学生每周进行心理游戏、认知能力训练,不仅注重随班就读学生的认知发展,更注重其心理健康。

“对随班就读的学生,我们更要实施个别教育计划,挖掘其潜力,注重培养其社会生活能力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矫正、补偿。”烟台市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姜曰美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并鼓励学生将这个兴趣坚持下去。这些兴趣,将来有可能成为学生的职业去向,也会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