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要不断创新“打开方式”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如何实现课程目标,如何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中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授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做法,都是需要学校和思政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思政课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打开方式”,思政教育只有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思政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地。
首先,学校要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思政课有更多的“打开方式”。教师要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有机结合起来,从“讲道理”变成“讲故事”,把“天边事”变成“身边事”,让思政课散发更多亲和力和感染力。课堂“活”了,思政课就会变得“有意思”“都爱听”,也就能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思政课堂也才会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其次,思政课的课堂不能局限在学校教室里,更多的要在45分钟课堂外。课堂上教学方式的创新不可或缺,课堂外充分利用社会教材开展体验式教学尤不可少。譬如,可以依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开发思政课程,深入开展有本地特色的研学或社会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通过情景式、互动式思政课,让思政课有滋有味,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还可以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行爱党爱国爱家乡等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书香校园、国旗下讲话、学习传统文化等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
最后,思政课教学不能单兵作战,需要整合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从以往单纯的思政课教学转变为覆盖各学科的大思政,将“思政课教学”扩展为“全课程育人”,逐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新格局,更好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