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架起惠民服务“立交桥” 落实“以评促建”须“多方联动”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减负”不减责做智慧型家长 图片新闻 新形势下关于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好哪几件事

第8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8
【理论探索】

“减负”不减责做智慧型家长

□ 沈素芳 李淑叶

“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家的空余时间更为充足。如何使孩子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呢?这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双减”虽然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但是家长的责任不能减。此时,更需要家长转变意识,重视家庭教育,做智慧型家长。

多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接受,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要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沟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做真诚的听众;在孩子失意、烦恼的时候,要用微笑、拥抱或者一句“我爱你”温暖孩子的心;当孩子犯错时,要用理解、包容让孩子知错改错,切忌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和情绪化。

多参与,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是鼓励孩子施展才华和潜能的教育。“双减”政策要求教育回归本质。因此,提升孩子的成长质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长与不足。鉴于此,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孩子的疑问,引导孩子不断探究,鼓励孩子在亲子阅读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操作,启发孩子增长见识,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在亲子游戏中多接触、多互动,帮助孩子强健体魄、启迪智慧、增强自信;用欣赏的眼光在细节中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不断激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多沟通,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而好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期坚持。特别是对年龄小、自律性差的孩子来说,养成好习惯更有难度。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家长要告诉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留给孩子体验、试错的时间。作为协助者,家长要站在旁边予以提醒,让孩子自觉修正自己的言行。同时,家长还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且及时与教师配合,形成一股教育合力。

多陪伴,成为孩子的忠实朋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必不可少,特别是高质量的陪伴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下班后回到家里就一直陪着孩子,陪吃、陪玩、陪学。但是,这种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真正的高质量陪伴要求家长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全心全意地关注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尊重理解孩子的观点、建议,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努力变成孩子的忠实朋友。这种“走心式陪伴”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作者单位:潍坊市寒亭区文昌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