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读支玉恒《简简单单教语文》有感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课堂提质增效,让语文教学凸显核心素养,体现语文本真?带着迷茫和期待,再次翻开案头那本支玉恒老师的著作《简简单单教语文》。读罢掩卷回味,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支老师归结为一句话:“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
全书共4辑,17万字,没有长篇大论,“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从语文本色到教学本真,再到拳拳师友情、漫漫人生路,支老师将其50多年宝贵的教育经验和人生感悟凝结在此书中。走过世纪风雨,跨过岁月长河,他始终在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是杏坛的耕耘者、思想的变革者、教育的领航者。感谢时光见证了一位小语界巨匠的传奇人生,感恩时代赋予了我们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一、有的放矢,教学目标应简明
支老师在书中提到,语文学科是人生各项学习中最具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它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母语,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要统一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上。把握了语言文字,其内在的人文因素就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来了。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不谋而合:“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反思自己的课堂,备课时,想让学生掌握的东西太多,唯恐顾此失彼;上课时,问题太多、太琐碎,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一堂课结束,哪个目标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往往事倍功半。故而,教学目标应简明,有的放矢、择要而教。一堂课不需要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而是彻底解决一两个教学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值得探究的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取精用宏,教学内容应简约
支老师在全书第一辑中便提到,其他学科都是学习语言的内容,只有语文学科是学习语言的形式,即学习语言本身。因此,语文教材不是语文的知识体系,而是存在着语言的一篇篇选文,每篇选文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例子。学生要通过这一个个例子来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内容决定形式。”设计具体教学过程及方法,需要全面而精准地把握教材内容,不只是文章内容,还有其语言运用、结构特点、表现手法、情感态度等。一篇教材可教的内容很多,但我们的教学时限是常数。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取精用宏,才能确保教学重点的落实与完成。如,支老师在书中列举的语文课堂中的“非语文”现象:有的教师教授《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多半节课都在用肢体“塑造”黄山奇石的模样;教《鸟的天堂》一课时,半节课都在欣赏、制作精美的鸟声和鸟影。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该为学习语言文字服务;如果重形式而轻内容,结果必将适得其反。故而,教学内容应力求简约平实,不能贪多求全、华而不实。
三、量体裁衣,教学手段应简洁
要上好语文课,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就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最基本的语文手段就是听、说、读、写。因此,上语文课可以说就是要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字、词、句、篇的问题解决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也就自在其中了。
这本书中《太阳》的课例,支老师的设计如此精妙:他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少先队员到小队长、中队长,到大队长,再到大队辅导员,把太阳的一般特点和与太阳关系密切的事物梳理清楚;接着,让学生用“如果……就……”这组关联词,围绕“一般特点”与“密切关系”造句,谁包含谁、谁影响谁,清楚明了。没有场景的布设,没有音乐的渲染,没有课件的播放,亦没有图片的呈现,从学生实际出发,“量体裁衣”,于教学内容着眼,“对症下药”。在品读中感悟,在语用中领会。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支老师用最简洁实用的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一个个学习目标。
四、要言不烦,教学语言应简练
《文则》有言:“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著书立言,支老师的语言都是一门艺术,极具独特性。支老师总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解得浅显易懂,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得鞭辟入里,句句引人共鸣,篇篇发人深省。他那简练精准的语言犹如“庖丁解牛”的利刃。我想:这精准源于娴熟,是反复地揣摩、不断地实践使得支老师运用语言游刃有余。
这种语言的艺术体现在课堂上,又多了一丝“烟火气”。支老师的教学语言是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亲切幽默。因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沟通互动为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书的后两辑忆及师友,回顾过往,我们又发现这位“大先生”细腻而重感情,平和而有力量。我想: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支老师的博学强识、谦虚严谨,更要学习他“挤”和“钻”的精神,学习他“活到老、学到老”的勇气,学习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豁达和“一腔热血育英才”的教育情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师之所传,学思践悟,学贵有恒,立志力行。
这本书不是第一次读,但常读常新。支老师为小语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教师要用简洁的教学手段、简练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树立简明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学习简要的内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道至简,返璞归真,至真至简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精于心、简于行的过程。这种简单的呈现,首先要求教师不简单,只有拥有了不简单的学识和智慧,才能游刃有余地创设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