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中石大 实践队调研体验乡村发展新模式 济南大学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 校地企共建东营市青东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中心 济南历下区立德学校:快乐金秋庆丰收 临清艾寨丕介学校 开展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莒县碁山二小童心四重奏喜迎国庆节 由聘任消防副校长说开去 喜迎二十大 颂歌献给党 跟着节气去劳动 威海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基地”打开科学教育新天地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现场新闻】

跟着节气去劳动

□ 刘芮羽

“哇!原来,玉米还有长长的胡须啊!”“老师,为什么玉米秆是绿色的,玉米的外衣却变成了黄色的?”近日,淄博市张店区齐悦实验小学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种植园,开展采摘劳动实践活动。看着自己亲手栽种下的果实已经成熟,大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种植园中,学生们仔细辨别玉米的大小、形状,想进行下一步。可是,掰玉米却难倒了他们。“你们先把玉米秆上的叶子向下压一压,再用左手握住玉米秆,右手抓紧玉米用力向下掰。注意!要用巧劲,千万别伤到手。”学校负责人一边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一边手把手地示范掰玉米的方法。

“掰玉米真有意思!”“原来,我们要吃到玉米这么不容易啊!”掰玉米对这些城市孩子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劳动。在活动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而且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学生把收获的玉米带到劳动课堂上进一步加工,可是剥玉米又成为一个难题。“一只手抓玉米的前端,一只手抓玉米的后端,沿着逆时针方向一扭。看!玉米粒就下来了!”看着玉米粒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一粒粒往下掉,学生纷纷鼓起掌来。这时,他们明白了平凡的劳动中蕴含着大智慧。

在“节气创美园”中,学生将玉米粒研磨成粉,煮成一锅热乎乎的玉米粥,争先恐后地品尝自己亲手熬制的美食。有的学生化身成大厨,切菜、倒油、炒菜,将种植园中收获的茄子、丝瓜变成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劳动课程是该校以二十四节气生发的特色课程。校长崔慧莹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学校以“五育融合”为理念,配合“双减”政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他们先后开辟“节气种植园”,创设“节气创美园”,依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习俗,开展芒种收麦、夏至种玉米等活动,打造出了“节气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趣味课程。

“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我们希望通过二十四节气课程,让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崔慧莹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