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课堂更精彩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为帮助教师们尽快提升应用信息化技术水平来辅助教学,我需要经常深入各学科课堂。我在听课过程中深切感受到,科学合理地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使小学课堂更加精彩和高效。
案例一:一节四年级语文课上,王老师在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志愿军唱着《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画面。那铿锵有力的乐曲,那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战场的英姿,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深受到感染,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感人事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因素。多媒体教学凭借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会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增强教学效果,让课堂变得精彩而高效。
案例二:一节五年级数学课上,李老师在讲授《圆的面积》这一章时,在多媒体课件上画好一个圆形,然后将圆形分割为相等的部分,并通过动画将这两部分交错拼接,这样可以得到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轮廓。通过动画演示,学生们发现,这个近似长方形的轮廓与圆的面积是相同的,并通过长方形宽与长的关系得出圆面积的求解公式。此举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造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教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往往是学生对抽象理论不理解,想象不出数学模型。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为一些抽象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透视技术,让学生看到其内部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解决那些教师不容易讲清、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问题,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案例三:一节六年级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授《火山和地震》时,首先播放课件1——引导学生观看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时的视频,真实再现了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的画面,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生有了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课件为学生提供了火山喷发和地震资料,便于学生分析、推理。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的构造时,先由学生自学,然后借助课件2——指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内部构造,了解地壳、地幔、地核及岩浆的有关知识。指导学生认识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时,借助课件3——火山及地震形成的分解图,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的全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形成原因,教师也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了解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其他知识时,着重利用CAl课件4——再现火山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让学生目睹触目惊心的画面,激发他们从小树立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远大志向。
充分利用教材、电教媒体、CAl课件等课程资源,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特别是通过让学生观看火山、地震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视频后,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的想法时,学生很自然地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养成关注科技发展、关心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商河县文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