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我与幼儿的缘分 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快乐成长 亲子沟通当“用心” 浅谈家校合作育人策略 图片新闻 家长要“依法带娃”“科学养娃” “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合作策略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家教之声】

亲子沟通当“用心”

□ 李洪祥

在家长会上,笔者针对如何做好亲子沟通进行了调研,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响应。其中,一名低年级学生的爸爸告诉我,他按照循循善诱的规则行事,善于和孩子讲道理;一名高年级学生的爸爸说,他很严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孩子,不允许孩子乱说乱动;还有一名中年级学生的妈妈说,她善于打“感情牌”,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些家长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这些“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的家庭教育方法真的有效果吗?

先说“讲道理”。一般来说,讲道理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最佳方式,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亲子关系来说就未必如此。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讲道理,而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根本无法打动孩子;二是家长讲道理时往往居高临下,有“以大欺小”之嫌,无法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友好,以致孩子心中产生不满情绪。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讲道理时一定要用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从正面引导孩子,努力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实现有效交流呢?这就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而不能仅凭外在表象和主观臆断下结论。

再说“发脾气”。发脾气、大声训斥、严厉管教是一些家长管理孩子的“常规武器”。虽然很多家长知道对孩子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但仍然不自觉地使用。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家长动辄发脾气,孩子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叛逆心理严重,不服从教师和家长的管教,“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二是谨小慎微,没有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数个真实的事例证明,家长发脾气绝对是不可取的,只有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平等、友好的沟通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谈“刻意感动”。这种做法就是家长用自己的眼泪或者行动打动孩子。它可以说是演戏,也可以说是哄骗孩子。家长偶尔用一次,可能会起到出乎意料的作用;如果经常使用,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一名男生的妈妈告诉我,为了让孩子安心做作业,她晚上从来不敢看电视。她曾多次向孩子哭诉:“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刚开始,这名男生身上还真有了不小的变化;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答应得很好,却依然我行我素。有时候,妈妈“表演”完了,孩子的眼里却流露出一丝轻蔑和不屑。可见,这种“刻意感动”的家教方式也不可取。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生命。因此,家长不能过多干涉、控制孩子的言谈举止,而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呵护,愿意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临朐县城关街道朱封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