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青岛:创新人才从“娃娃”抓起 打造品质教育示范区培育“二○三五栋梁一代” 青岛:外国留学生新年体验非遗文化 乐陵:周转宿舍让乡村教师“安居乐教” 爱在“师”“幼”间传递 淄博周村区:信息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淄博周村区:信息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

□ 通讯员 何晋祥 郑燕飞

“电子班牌不但能签到、测体温,而且能动态展现班级、学校的新闻以及同学们的风采、荣誉等,成为展现班级风貌的一扇窗口。”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八里小学四年级学生刘凯桐指着班级门口安装的电子班牌兴奋地说。

近年来,周村区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22年,周村区投资700余万元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配备了1345块电子班牌,进一步提升了全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三个课堂”推动城乡资源共享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在距周村城区15公里的王村镇彭家小学,飘荡着稚嫩清脆的儿歌声。这是该校学生和实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一起通过“专递课堂”共上音乐课。

据了解,2021年,周村区实施了云、网、端一体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重大民生项目,为全区26所中小学安装了114套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基于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支持的“三个课堂”惠及所有农村学校。

“我们印发了《周村区‘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推进实施方案》,制定了每个学期的网络教研和‘三个课堂’活动安排表,把‘三个课堂’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和学年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推动‘三个课堂’应用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周村区教育事业服务中心主任王鹏说。截至目前,“三个课堂”已开课1500余节,惠及13所农村学校的6000余名学生,更多农村学子“融入”名校名师课堂,教育资源实现了城乡共建共享。

“智慧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信息化不仅给学生带来切身实惠,而且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新平台。

近年来,周村区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建立了“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线上线下研修共同体,积极开展资源平台应用、“名师大讲堂”、“三个课堂”应用、乡村教师网络研修等专题培训,共计培训3000余人,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北郊镇大姜小学教师沈鹏成为“2.0提升工程”的受益者,每周都能通过区“名师大讲堂”参与线上集体备课研讨。“学校教师数量本来就少,教信息科技的教师只有我一个,我想研讨,却找不到同伴。‘名师大讲堂’‘名师示范课’等线上研修为我提供了学习成长的平台。”他说。

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助推了信息化高效课堂建设。截至目前,城北中学“151 智慧课堂教学”、南郊中学“虚实班级一体化的721信息化课堂教学”等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智慧校园”赋能优质均衡发展

在周村区南郊中学的课堂上,每名学生都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情,实现精准教学。“我们创新应用‘智慧作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作业减负、课堂高效、质量提升。”周村区南郊中学校长孟凡刚表示。

除了打造信息化高效“智慧课堂”,2022年,周村区全面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先后印发了《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方案》,组织召开了智慧校园创建动员会、交流会、展示会,指导各学校制定“一校一案”,推进学校智慧校园建设。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周村区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了16所智慧校园样板校,提升了全区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一所农村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21年网络空间普及优秀学校”,一所学校入选全国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

“我们将以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改善信息网络环境,打造智慧学习空间,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智慧学习、智慧教学和智慧管理,以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对于下一步发展,周村区教体局局长安伟满怀信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