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教会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雪域桃花   与世界和解 与自己和解 拒绝“躺平”,做成长型教师 一位领航校长的使命与担当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拒绝“躺平”,做成长型教师

——读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有感

□ 丁兆永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小品《坑》让“躺平”一词再度成为网络热词。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躺平”式干部,而且有“躺平”式教师。躺平,其实就是“佛系”地工作生活,看似是享受无压力的理想生活,实则是放任自流,缺乏干事创业的勇气和动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应拒绝“躺平”,做一名成长型教师。这也是读完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一书的最大感受。

何谓“成长”?成长泛指事物摆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成熟的过程。对人类而言,成长的真正含义是一种心智、思维、观念成熟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正如李镇西所说:“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当一粒种子被埋进土里,土壤会使它身处黑暗。正是这片黑暗,激起了种子摆脱黑暗、追求光明的渴望。于是,它努力地发芽,向上去追求光明。我们每个人也是一粒种子,也有对黑暗的惧怕。也正是因为这份惧怕,激起了人们去战胜黑暗、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作为教师,我们也有对黑暗的恐惧。这种黑暗是对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恐惧,对自身本领的恐惧,这种恐惧就激发着我们去努力地成长。而真正的成长,其实质就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内化过程,也是让自己的心灵拥有一个空间并向某一目标努力伸展的生长过程。作为教师,如何实现我们的成长呢?我从书中找到了答案——不停地实践、思考、阅读、写作。这就是专业成长的“四部曲”,还有“一片爱心”。

教育的本质是实践。教育永远面临着发生、实现、践行的问题。教育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使学生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直面教育本身的实践本质,在实践领域中寻求专业发展。因此,教师要不停地实践,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投入课堂中,投入学生中,认认真真地备好每节课、上好每堂课、改好每本作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教育生活中的每项日常工作。

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生命就在于思想。”思想是教育的基石和灵魂。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有思想的教师。教师应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追求,用思想智慧提升教育品质,构筑教育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引领学生成长。不停地思考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平凡的教育生活,把每堂课都当成示范课上,把每个难题都当作课题研究,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朱永新说:“我一直强调阅读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教育之中,把阅读提高到怎样的地位都不为过。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无论社会教育还是自我教育,无论儿童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阅读可以说是所有教育的第一基础。”阅读也是教师成长最主要的途径,要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教师需要读哪些书?李镇西也给了我们答案——“教育名著、教学名著、教育教学报刊,以及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等与教育无关的书”,都应该成为我们的阅读重点。

写作是发展教育的根基。写作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记录、思考、总结、梳理与升华,可以记录教学生活,可以引发教育思考,可以深入教学研究,更可以享受教育过程,丰富精神世界。教师如何进行教育写作?那就是,只有精彩地“做”才能精彩地“写”。

教育是爱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夏丏尊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生命最好的状态是成长,而不是成功;一个人的人生最大要义,是不断成长,而不是一时成功。成长永远比成功重要。总之,每名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潜藏了一个“卓越的自己”。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地挖掘并发展那个“卓越的自己”,而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伴随终生。让我们永远地在成长的路上前行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