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领航校长的使命与担当
——简评孙正军主编的“齐鲁文化与中小学教育丛书”
近日,九州出版社出版了孙正军主编的“齐鲁文化与中小学教育丛书”,丛书共9本、280余万字。这是近年他主持的教育部首批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孙正军校长工作室”集体智慧的结晶。仅从丛书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在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面,彰显着丰富的信息含量和出版价值,让我们对这位“教育家型”校长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思路有了一个整体的观照,看到了这个团队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特定时期,立足高远,运用山东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家型”校长的领航价值和辐射效应,通过先进的教育思想凝练和价值引领,建设高品质校长队伍,构建学校新发展格局,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孙正军的工作室内,有一群志同道合、立志于追赶时代巨澜、顺应教育变革勇攀教育前沿的校长。他们“掌印”于城区或农村,分布在省内各地,但在工作室里,心情舒畅,都很快适应了从功利观提升为使命价值观的转变,不断地塑造自我、修正自我,在树立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牢记国家教育使命、学校发展使命、师生发展使命中慢慢成熟。就自身的成长经历而言,孙正军深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校长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于是,他总结管理经验,编著一套丛书的创意应运而生;于是,工作室成员的著书立说打开了一扇门,守住了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初心与使命。
这套丛书之一《齐鲁文化与教育论稿》(下面简称“论稿”),是整套书的理论支撑,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先秦时期,在今山东地区有两个大的封国,一为齐,一为鲁,故山东素称“齐鲁之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支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即齐文化和鲁文化。秦汉时期,齐、鲁文化互相交融,成为不可分割的齐鲁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齐鲁文化研究首席专家王志民先生所说:“与其他地域文化不同,齐鲁文化是由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形态组成的,这充分显示了齐鲁文化所独有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特征。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儒、墨、法、兵等多产生或孕育或成熟于齐鲁大地,齐国‘稷下学宫’更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彰显了齐鲁文化兼容并包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博大的胸怀,齐鲁文化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思想。”居今识古,彰往察来,深入挖掘、系统整理齐鲁文化,就会发现其中饱含着无以计数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等待我们的只是如何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用心汲取,有机地运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论稿”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齐鲁文化“以文化人的社会教化思想”“生命思想”“教育思想”等精要,论述了齐鲁文化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探究了齐鲁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探讨了齐鲁文化用于教育管理的要义,还专门强调了学科教学和课外教育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丛书之二《齐鲁文化叙事谈》,从齐鲁文学与写作的角度,倡导走进古今代表性作家的文学经典,继承叙事传统,创意写作叙事,讲好中国故事。丛书之三《论语易解》,挖掘《论语》“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注重以经解经,分析孔子及其思想,着力描述了“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解析了《论语》中的文化传统,提炼《论语》中成语的新意以及人格塑造的主张,有助于《论语》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丛书之四《君子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从学校实施君子文化演研究课题的确立到君子文化课堂、少年君子培养、君子教师锻造等多维度进行介绍,是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丛书之五《尚贤教育的愿景与实践》,继承姜太公尚贤遗风,弘扬立德树人、培育人才、推崇贤良、崇尚业绩的思想,创建以“贤文化”为主体的学校文化,真实地记录了一所新建学校推进尚贤教育、提升学校品质的历程。丛书之六《教育因和合而精彩》,是淄博市临淄区遄台小学致力于“和合教育研究”,校长领头,全员参与,三年一磨剑,从数百篇教育随笔中精选汇辑成书。丛书之七《初中生涯如四季》,是临淄一中和临淄区实验中学“四季课程”的教材呈现。学校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中找到了增长点和培植点,将初中四年冠以春、夏、秋、冬四季,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感受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生命轮回,觉知岁月的年轮和生命的负载,孕育更加自觉的成长意识与能量,将节气文化拓延于学生的学习生涯,让学生从课程“共生”到走向生命“共美”,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鲜活例证。丛书之八《笔耕灯耘》,是作者躬耕于农村教育20余载,将智慧、经验连同使命、责任和热情融入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的经验之谈。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为了提高“齐鲁文化与中小学教育”丛书的分量,作者“闭门日多,应酬日少”,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精力和睿智。丛书凝结着齐鲁文化的教育智慧,荡漾着一个校长群体的教育大情怀,迸发着教育改革的精神力量,蕴含着可供采撷的熠熠瑰宝。我想:如果有更多的教育管理者都能像孙正军这样用心去做,那么治校育人所发之力定会大大裂变,专家型校长队伍定会愈加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