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人生第二步
22岁那年,大学毕业的我满怀青春的梦想,怀揣育人的夙愿,来到了一所乡村幼儿园。每天领着幼儿走路、排队,教他们向长辈问好,学着吃完碗里的最后一粒米,唱响高低起伏的童歌。守护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顽皮”,享受着乡土的淳朴,我感到累但心净,倒也喜欢。
幼儿最喜欢的区角游戏莫过于在沙堆上打洞了。一群“小不点儿”撅着屁股,拿着木铲,把一堆堆“沙山”凿穿,开着玩具小车,钻“山洞”,过草皮,你前我后,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我发现那个叫明明的幼儿蹲在“沙山”稍远处,独自拿着小木铲,漫无目的地这儿铲一下,那儿戳一下,不时瞟一眼小伙伴,眼里流露出一种令人心疼的落寞。
这名幼儿平日就有一点儿怪:小伙伴唱歌,他挨个看小伙伴的嘴巴;小伙伴做游戏,他默默地尾随其后;小伙伴搭积木,他却去“沙山”上打洞。我打电话试图和明明的爸爸沟通,他每次的回答都很简单:“我没空,在地里干活呢。”
我轻轻走过去,蹲下身来,说道:“明明,你怎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啊?”他低着头,不出声,泪水如散珠般落下来,好久才抽噎着说:“老师,他们都说我是‘痴巴’(精神病患者)的孩子,不愿意跟我玩儿。”
我赶紧把他搂在怀里,并说:“好孩子,别哭!老师在这儿陪你玩儿呢!”我想起经常来园接送他的爸爸了。那是个黑瘦、苍老的男人,我一度误以为他是明明的爷爷。
国庆节放假期间,我决定去明明家看看。我拨通明明爸爸的电话后还没说完,听到的还是那句生硬的“没空,在地里干活呢”。想到明明楚楚可怜的样子,我执拗地软磨硬泡,他终于勉强同意我去家访。
当我来到他家,心里一紧,顿时呆住了。院门口,明明和年迈的奶奶在收拾玉米;屋内,一个中年女人怯怯地蜷缩在炕角,念叨不止。奶奶搓搓手,很难为情地指着屋里说,那是明明的妈妈。因为家里穷,明明的爸爸结婚晚;明明的妈妈“不精神”,只能待在家里。
懂事的明明悄悄给我端来了一杯白开水,默默地挨着我坐下来。我拉着明明的手,跟他的爸爸谈了很长时间。或许是家里终于有客人来了,或许是被我的真诚打动了,明明爸爸显得特别高兴。这个貌似刚硬的汉子,竟然悄悄别过头去,在脸上抹了一把又一把。他答应马上带明明去理发,再去给孩子买一条合身的裤子。
开学后,我注意到明明理了发,穿上了合身的裤子和崭新的外套,脖子也变得干净了,显得精神抖擞。他紧紧依偎着我,悄悄往我手里塞了一小袋葵花子,告诉我:“这是奶奶和我专门给你剥的葵花子。爸爸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幼儿园老师。”
在后来的一次滚球赛中,明明作为班队主力简直是拼了小命。为此,我召开了一次“相互关爱、共同成长”主题班会,告诉幼儿们:“彼此之间要团结友爱,共同成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主动邀请明明一起玩耍,搭伴踢球、拼图、“打沙洞”。明明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灿烂的笑容出现在他的脸上;明明的爸爸也变得开心了,老远就向我打招呼,有时候还主动问我需要他干点儿什么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家校合作是最完美的教育。”我认为,家访是家园共育最好的沟通方式。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领着孩子走出第一步,那么幼儿教师算是孩子的第二任教师,有责任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第二步。用心向下扎根,用情向上生长,直至成为参天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