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第二十四中学
以“球”为媒激活全面发展引擎
“进球啦!”随着一阵欢呼,黄队暂时领先。暑假里,宁阳县第二十四中学举行了校园足球联赛。这项比赛,学校“雷打不动”坚持了十几年,暑期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组建了特别球队,使得活动持续进行。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足球运动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带动这所农村中学成为当地教育特色发展的一道风景。
“1999年,我校女足就在省内取得了不凡成绩,学校入围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5年,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9年,在山东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暨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菁英杯’足球联赛中,多名主力队员参与的U13比赛获得第六名。”该校校长苏健说,“学校在基础建设投入方面优先考虑体育设施的配备,特别是足球场建设。”
据了解,2015年,学校建设起标准五人制足球场。为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每个班都成立了足球兴趣小组。学校每年举办两次足球赛,比赛分男组、女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并组建了两支学校球队,经常开展训练。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每周安排年级大体育课。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各兴趣小组或联合、或分散开展活动。学校还将足球律动融入阳光体育活动,做到了全员普及、全员参与。为弥补足球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的短板,学校抓住足球场地对社会开放的契机,聘请一些科班出身的足球爱好者为兼职教练,定期到校进行辅导。
走进学校,教学楼走廊里张贴的足球手抄报引人注目,其中有“足球文化”“足球之窗”“比赛现场”“获奖感言”等栏目,一笔一画勾勒出了学生对足球的热爱,一种实实在在的足球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深深浸润着整个校园。
据苏健介绍,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立足改革,争创一流”的办学方向,把艺体教育当作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活动,打造了异彩纷呈的足球文化,提升了校园足球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踢好球、读好书、交好友、做好人”的育人理念,通过参与、体验、引导、影响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足球中强身健体,形成了“人人都参与,班班有球队,年年搞比赛”的长效机制。“足球精神”激励全校师生努力工作和学习,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学校综合育人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从小就迷恋足球。起初,爸妈并不支持我参加兴趣小组,怕耽误学习。他们认为,不学习的孩子才踢球。后来,我瞒着他们报了名。有一次,学校举办足球联赛,我们队获得了冠军。我的表现改变了父母的看法,他们觉得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刚结束一场比赛的学生陈欣冉自豪地说,“踢球让我懂得了合作、进取和坚持,我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落下,反而有了提升。我觉得,这种体育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进。”
“学校每年都有多名品学兼优的足球运动员进入高中段学校继续学习。”体育教师石传强说。
足球运动在这所农村中学得到蓬勃发展,成功激活了学校全面发展的引擎,同时搭建起学生多元评价的立交桥,使学校综合育人质量走在了全县前列。越来越多的学生驰骋在绿茵场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助阵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