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教研组长———组内教科研活动的核心孙文霞刘秀云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落实“学为中心”理念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创设高效课堂共享课堂美好 图片新闻 采取策略重情境趣味识字乐趣多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学科尝试】

落实“学为中心”理念助力课堂提质增效

□ 冯琴

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以学生兴趣、学生主体、能力历练为中心,通过创建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创设趣味化学习情境、设计小组式探究任务、开展实践型学习活动等路径,促进“学为中心”理念和综合性学习有机融合,从而为学生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完善提质增效。

一是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创设趣味化综合性学习情境。教师在优化“学为中心”理念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时,应该根据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创设有趣有味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参与热情。例如,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导学时播放歌曲《龙文》的音乐短片。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观看完后,我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歌曲中的龙文指的是什么吗?”一名学生抢答:“是汉字。”我赞叹道:“非常棒!汉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不仅神奇有趣,而且蕴含悠久的历史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在汉字王国里遨游。”就这样,在歌曲音乐短片情境的支持下,学生对汉字文化产生高涨的探索兴趣。随后,我在白板屏幕上展示图文结合的汉字文化资料,如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等等。图文结合的资料情境,便于学生直观地认知不同字体的外形特点。同时,我组织学生合作了解汉字的文化知识。几分钟后,我提问:“大家看了这些汉字资料后有哪些收获?”一名学生说:“中国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时代。”另一名学生说:“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时期;大篆是西周晚期的一种文字。”学生们纷纷表述自己习得的汉字文化。这样,他们就体会到汉字的历史和独特魅力,形成珍视汉字和规范用字的意识,从而借助情境教学实现“学为中心”理念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初步实践。

二是以学生主体为中心,设计小组式综合性学习任务。在“学为中心”理念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紧扣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导向,设计小组式综合性学习任务,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例如,《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搜集整理诗歌、欣赏朗读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鉴赏创作能力等。为此,我先在白板屏幕上播放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片段,然后发布小组探究任务:“在我们的生活中,诗歌是无处不在的,如天真的儿歌和童谣、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歌等。下面,我把诗歌绘本发放给大家,同时开放微云平台,请同学们分小组在绘本和网络平台中搜集整理诗歌作品。”各组学生立即踊跃投入诗歌搜集任务。5分钟后,学生汇报任务成果,有的小组搜集到古诗词名篇,还有小组搜集到了本地童谣、民谣。汇报诗歌的同时,学生还阐述每首诗歌的含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学为中心”理念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就得到进一步落实。

三是以能力历练为中心,开展实践型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将“学为中心”理念渗透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能力历练为中心,设计开展实践型综合性学习活动,驱动学生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品格更上一层楼。例如,在《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中,我先鼓励学生分组阅读教材中“阅读资料”给出的文章。学生读完后,我提问:“这几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小学生活怎样的情感?”学生交流后反馈:“表达了作者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怀念和不舍之情。”我继续说:“现在离同学们告别母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回顾小学生活,大家又有哪些难忘的事呢?请同学们动手制作一张寄语卡,在上面写下自己和集体难忘的成长经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说出你们的临别赠言。”接下来,我播放歌曲《送别》,以及学生小学期间参与各种集体活动的视频、照片,把贺卡制作材料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写作创意活动中抒发对小学生活的惜别之情。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历练。

(作者单位:滕州市东沙河街道东沙河小学)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