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自然教育”之根行“行走课堂”之路
——宁阳县东疏镇第二中心幼儿园乡土资源视域下园本课程开发侧记
刘明吴晓晨
走进宁阳县东疏镇第二中心幼儿园,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生态游戏场。放眼望去,一大片绿色映入眼帘;地势上西高东低,两条长长的水渠好似长江、黄河,像一幅《中国地图》。游戏场中还设有沙水区、挑战区、攀爬区、表演区、绘画区、生活区等。幼儿们在自由玩耍、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地图轮廓,感受中国地形方位,进而萌发爱国之情。种植园里,幼儿们亲自栽种的桑树已经长大,为他们养殖的“蚕宝宝”供给着美味的三餐;“花田小镇”“香甜果林”中的苹果、桃子、杏已经成熟,成为幼儿的采摘基地;“一亩三分地”中,地瓜、土豆、韭菜已经收获了一茬又一茬。幼儿们在种植、观察、收获中感受植物的生长、四季的变换、生命的轮回……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中写道:“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一次偶然的机会,幼儿们发现了长在木板缝中的笋尖:“老师,快看,这里有竹笋!”这对不常看见甚至从未见过竹笋的幼儿来说,可谓一大惊奇的发现。他们兴奋、激动地讨论起来,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太兴奋的时候也许是麻烦来临的时刻,欢快的氛围突然被一声“哎呀!我的竹笋”打破。原来,小竹笋不知道被谁不小心踩断了。幼儿们带着哭腔,难过地看着可怜的小竹笋。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立马想出了办法:“可以弄个保护围栏。”“可以给它们做防踩踏的标志!”……想到就要做到,完成之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到山坡下,给小竹笋们一一插上防踩踏、防摘取标志,用绳子和小木棍做起了围栏。不管大的还是小的,都被幼儿们列为被保护的对象。在观察后,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各种想法加以肯定,引导他们去表达、交流、动手、动脑。
有人说:“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幼儿园把室外资源作为幼儿建构经验的场域。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园林,开启了一场奇妙、有趣的园林探索之旅。
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们兴奋地分享着、讨论着、观察着园林中的一花一草、一虫一鸟……然而,一片被截去树冠的小树林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每个树枝横切面的不同之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横切面的形状、颜色就是树的年轮,所以教师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开启了一场关于年轮的探索之旅。
幼儿园在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园本课程,将本土资源与课程融合,建立深度联结,然后形成“行走的课堂”系列课程。
其一,传承创新民间游戏,形成“行走的课堂·民游篇”:依托“生态游戏”理念,集中教研形成民间游戏系列活动;通过线上视频开展民间游戏,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多种多样;开展“民游小达人”评比活动,让民间游戏走向家庭;通过幼儿对不同民间游戏的探索,创新游戏规则和玩法,并进行整合,形成“民间游戏自由探索主意多多”“传统民游规则呈现”和“创新民游多元融合”三阶段模式课程。
其二,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生成“行走的课堂·社区篇”:幼儿园把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建构经验的场域,立足幼儿的经验生长点,观察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助推“走向集市”“参观超市”“走进清代民居”“走进服装厂”“走进乡村振兴基地”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其三,有效挖掘自然教育资源,生成“行走的课堂·自然篇”:春季,教师引导幼儿在园林里找虫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秋季,组织幼儿开展“采摘柿子”“采摘葡萄”“拔花生”等活动,使其感受收获的快乐;冬季,引领幼儿走进田野,感受寒冷的滋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幼儿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甚至错误的猜测等为基点,进行动态生成开发,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幼儿园的山坡上“长”满了无数的小冰晶。这些冰晶在山坡上闪闪发亮,犹如仙境。他们兴奋地呼喊着,对冰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教师随即带领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片水晶地?”“怎样才能留住这片水晶地?”教师捕捉探究契机,支持幼儿搜集材料、重复实验、观察、讨论、猜测、验证等,了解冰的形成与融化。
其四,不断拓宽生活空间,生成“行走的课堂·生活篇”。幼儿园所处的村庄曾是养蚕基地。于是,教师带领幼儿种桑树、采摘桑葚、品尝桑叶,了解桑树的生长与用途。幼儿园长期开展喂蚕、煮茧、抽丝、纺织等系列活动,并形成系列课程,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祖国的桑蚕文化。此外,幼儿园让幼儿自主选择地瓜、白菜、芹菜、土豆等农作物的种类,亲身经历种植过程,体验种植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