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创建班级共同体  营造班级新生态 爱洒班级  润泽成长 班级文化多姿多彩  教室变身“育人摇篮” 用人性化班规舒展学生的生命

第7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7
【治班方略】

创建班级共同体 营造班级新生态

□ 日照市东港区天宁小学 宋蕾

班级是学生接受教育、成长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共同体理论的视角为构建理想班级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路径。为营造有温度、有品位、有教育性的班级新生态,我在班级中注重3个共同体的建设,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奠基。

文化润心,制度为纲,打造民主自觉的精神共同体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基于心理学认知派激励理论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精神共同体”的论述,我们开展了班级精神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将学生个体的目标、价值观、情感聚合为集体统一的目标、民主的思想、共融的情感,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共同体。

班级文化和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精神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内容。学期伊始,师生共同设计一块集班级合影、班主任寄语、班名、班级口号于一体的特色班牌,提炼出概括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用核心精神凝聚全班学生,让它无形地赋予每名学生无尽的自豪感和十足的干劲儿。取深含寓意又富有个性的班名,因为新颖而富有个性的班名代表着师生们美好的愿望,也使班级建设更有人文特色。学生通过小组创意解说,经集体投票选举,优化完善形成了最终的班级图腾、班级公约、班级口号。例如,我们的班级名称是“日新班”。“日新”二字取自《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精神理念。我们的班级口号是“日新自强,勤读力耕,知行合一,立己达人”。班级口号也是班训,既是一种自我的约束,又是一种温柔的警示;既是萦绕在耳畔的激励,又是循循善诱的劝导;既是无声的力量,又是有声的教诲。它代表着一个班级的活力,体现了一个班级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致力于让每名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发展。

立德为本,阵地为基,催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共同体

我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德育网格,渗透在学生学习、活动、生活的各个领域。实践中,我全力用好德育的“三个阵地”——环境阵地、活动阵地、课程阵地。

用好环境阵地。整洁美观的图书角、清新雅致的卫生角、别具一格的提示语、异彩纷呈的公告栏……教室里每个墙面、每个角落的设计都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着眼于教育作用。教师和学生们共劳动、齐奉献,为美化班级不遗余力,一滴滴心灵的甘泉汇聚在班级文化之海,洋溢着文明的气息,彰显着向上的风貌。除了用好板报、墙报、图书角、植物角这些环境阵地,我还用上了学生最感兴趣的电子班牌,每天轮流安排一名学生在电子班牌上发布“励志一语”,内容涉及习惯养成、理想教育等方面。全班人人都参与,充分发挥这块“小小荧屏”的作用,让学生们享受责任和分享的乐趣。

用好活动阵地。遵循“活动育人”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释放学生的激情,彰显学生的个性。多年来,我坚持针对班级情况以及学生个体出现的问题,每月精心设计一次与理想信念有关的主题班会,如“种一颗诚信的种子”“心有榜样、行有力量”等,以现实的榜样引导学生理解现在繁荣富强的祖国是榜样们用青春、智慧和热血创造的,使学生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发掘资源,借助各方力量,打造各种班级专属活动。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高光时刻”,逐步树立自信。这些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活动,实现了从“灌输教育”向“体验教育”的转变。

用好课程阵地。学科课程是学校的教学根基,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在学科德育的基础上,我认真整合学科资源和家长资源,开发班本课程。我班的“三分钟演讲”课程、家校共育课程、传统节日课程、“我的精神颜值树”礼仪课程、“美丽·美力”体育活动课程等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

笔墨传情,家校合作,助力终生成长的亲情共同体

任何一个班级都是由学生、教师和家长组成的团体,我致力于将这个团体打造成助力学生成长的亲情共同体。教师、学生、家长有了相互了解的基础,才有实现观念认同、行动一致、积聚力量的可能。为打造助力学生成长的亲情共同体,我依靠书信,以笔墨传情,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亲子书信传情,让亲情骨肉相连。亲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书信沟通能帮助孩子倾诉平时不敢和父母当面说的话,也能让家长放下长辈的架子,耐心完整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在信件中,亲子关系更加平等,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说话,交流也更顺畅。

生生书信晓理,让德育笃行致远。当同学双方有矛盾的时候,借助笔墨大胆表达,探索人际交往的新渠道。书信的沟通有利于提升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维持。书信帮助学生多角度分析事件的原因,让德育笃行致远。

师生书信导行,让教育水到渠成。书信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更多的是提点和教育的作用。通过书信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变,将书信中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实践。如“好书推荐信”,在班级共读活动中,用一封封的推荐信,把一本本好书送到学生们面前;又如,寒暑假期间,我坚持每周给学生们写信,指导他们制订假期计划,跟进执行情况。

家校书信沟通,让家访灵活而及时。就某名学生当前的表现,教师和家长通过书信及时沟通,有助于增强双方的信任。靠着点滴笔墨,我们可以在家校之间架设起高效沟通的“连心桥”,织密家校关系的“亲情网”,成就养育培育的“同理心”。

在班级中构建精神共同体、育人共同体、亲情共同体,强调了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关怀,给新时代班集体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实现了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各方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相融相知,促进了各方的共生共长,营造了班级新生态。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