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高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践行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做好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落实高中数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每名高中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一、深挖掘——以史育德
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高中数学内容中蕴含着中国数学文化历史和成就,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杰出贡献,教师应深刻挖掘教材,认真提炼其中的德育元素,巧用数学史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
例如,教学《二项式定理》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为学生介绍相关史料,告诉学生这一重要发现是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里提出的,比法国的“帕斯卡三角形”早500多年;教学《数列》时,让学生知道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沈括、杨辉创造并发展了“垛积术”算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国际数学节,这个日子与圆周率有关,《周髀算经》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关于圆周率记载的数学著作。如此以优秀的数学文化熏陶学生,结合中国数学家的显著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社会责任感。
二、广拓展——以用育德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高科技技术其本质上就是数学”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共识。教师基于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从课内到课外广泛拓展视角,将数学与生活相链接,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既可以检验数学学习成果,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
例如,教学《统计图表》时,教师可以布置如下课外实践活动作业:收集自己家庭一年内吃穿住行的消费支出数据,利用统计学知识建立相关图表,完成家庭生活消费情况的统计。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统计数据,制订一份家庭生活节约计划,学做“勤俭节约小能手”。这项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又帮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对其养成勤俭节约习惯大有裨益。还可以让学生统计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递正能量。如此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巧迁移——以美育德
数学包含着对称、秩序、和谐、统一等美学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并借助数学美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图形的美,也可以进行思维迁移,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鉴于此,教师以圆形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每名学生就像圆上的一个点,集体就像一个圆,集体荣誉与每名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有人游离于集体之外,就会破坏圆的完美。在正、余弦函数图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就如同正弦曲线一样,既有波峰,也有低谷,激励他们不怕挫折,奋发向上。数学美是抽象的美、形式的美,也是本质的美,需要我们用心用智去挖掘,深刻体会其丰富内涵和思想,引导学生进入并热爱数学这个五彩缤纷的奇妙世界。
高中数学知识中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 高中数学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应该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教师要吃透教材,深挖德育元素,把握时机,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心灵受到启迪,将美好思想道德的种子播进学生心田,让良好的品质绽放如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菏泽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