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校家社协同育人,实现“5+2>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家庭、社会、政府都在本层面开展工作、付出努力,但是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往往会出现流于形式或简单重复等问题,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还会增加学校和家庭的负担,背离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针对这种情况,高唐县教体局积极探索以社工为纽带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5+2>7”的教育效果。
制定方案 完善机制
2023年3月,中共聊城市委和高唐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先后出台关于“向阳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的工作方案。高唐县教体局主动牵头,联合县民政局、县妇联、镇街政府等相关单位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小组,通过“校家社联动议事微信群”讨论问题、安排工作。积极推进学校和社区家委会建设工作,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委会日常活动,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完善高唐县家庭教育三级团队建设机制,培养骨干成员作为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的种子教师,有效指导各学段家长提升科学育儿能力。指导各学校开辟形式多样的家校沟通渠道,开展阳光家访活动,每学期与每名学生家长直接沟通至少一次,全面掌握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家庭关系和照护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
社区试点 辐射引领
2022年,在疫情时断时续的情况下,高唐县教体局牵头,以光明社区为试点开始了对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组建了光明社区家委会。社区在房源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社区家委会和社区家长学校日常活动的场所,建立了各项制度,初步形成了社区家委会和社区家长学校的架构。之后,根据疫情形势,学校和社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居家上网课时出现的亲子冲突问题,2022年11月12日,光明社区家长学校举办了《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座谈会,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与家长们分享了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2023年3月以来,光明社区联合鱼邱湖社区等开设家庭教育公益课堂,每周至少活动两次,现已开展60多场,以讲座或沙龙的形式开展活动。与会家长感觉收获很大,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有所提升;授课教师也收获很大,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社工驻校 畅通渠道
2023年4月18日,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举行了“校园社会工作服务站”揭牌仪式,成为聊城市第一家社工站。社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工作便利条件,积极搭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解决学生在课后管理、亲子沟通、心理健康、交往冲突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有效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做到目标一致、步调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实现了“五社护航、向阳成长”的目的。
县第一实验中学和光明社区及附近社区借助这一平台,探索创新家校社共育新模式,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无缝对接。一是从问题导向入手,校家社三方共同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二是利用家长开放日,驻校社工指导家长参与开放日活动,配合学校组织报告会或家长沙龙;三是在社工师所在小区组建小区家长学校,组织本小区学生家长开展读书会、沙龙等活动。
社师联手 绿色家访
社工站进驻学校后的第一个暑假,班主任和社工师们组织联合家访活动,通过走访众多家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做作业自律性差、亲子关系紧张、网络成瘾等。针对这些问题,学科教师在学科学习特点、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方面予以指导,社工师从如何改善亲子关系方面予以指导,双管齐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学生在教师和社工师的帮助下,不仅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而且修复了糟糕的亲子关系,使家长和孩子满意率不断提高。这种高效、和谐的家访形式被称为“绿色家访”,实现了“5+2>7”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