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让书香书韵浸润童年时光 听雪读书自风雅 图片新闻 热爱创造奇迹 巧用“红旗表”,让书香溢满课堂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品读】

热爱创造奇迹

——《看见成长的力量》评介

□ 于晓

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雷夫·艾斯奎斯

读罢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校长刘爱芳的新著《看见成长的力量》,我想起了雷夫的这句话,想起他创作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想起他用圣徒般的坚守把一间普通教室变成了孩子们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此刻,阅读这些故事带给我的惊讶与感动再次涌上心头,让我明白,教育中那些最本真的东西不论古今,不分西东,只要有爱,一直都在。

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而热爱是创造的根源

叶澜教授说:“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我理解的“创造”是教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基于善意与爱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是在司空见惯的校园生活中与学生一起创造的每一天。

刘爱芳校长的书中记录的正是这样一些零碎的小事儿,如学校管理、校本教研、家校共育、学生德育,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儿,不足为奇;是每年都要重复的故事,大同小异。然而,就是这些习以为常的小事和微不足道的“小异”决定着教育者的劳动价值。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还是精益求精地追求品质,不取决于能力而取决于态度。

雷夫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说:“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超越常人之处,我所做的工作和其他数以万计希望世界变得更好的老师们是相同的。”是的,工作是相同的,只是对待工作的不同态度却让这些相同之事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热爱和坚持使得第56号教室拥有了魔法般的魅力,让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的学生得以改变人生的走向和高度。

峰山小学的门牌号是153。与发生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相比,153号的故事并无过人之处。但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仍然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不一样的思考、收获不一样的成长。比如,如何在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以朴素之道、体恤之心做管理,为师生打造一座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如何秉持教育的初心与担当,牢牢抓住“教师专业成长”核心任务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如何在家校矛盾日益尖锐的现实下,以真诚的态度、精细的管理、扎实而富有创意的活动赢得“家校互信”的胜利;如何把有意义的事儿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儿做得有意义,把德育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

奇迹在相信它的人眼里才是奇迹。校长们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倾注的心血和智慧会让每个经过校园的人发生微妙的改变,让平凡的人不平庸,平常的事儿不寻常,让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活一步步变成期待中的样子,这就是平凡中诞生的奇迹。

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而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对校长工作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理解“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含义,并知道校长的担子有多重,使命有多艰巨。一所学校就是一片土壤,学生们就是播撒的一粒粒种子,校长们要学会十八般耕种武艺,还要学会向大自然借风借雨。

《看见成长的力量》中学校建设、校园文化、足球发展和生活随录等章节能够帮助我们更立体地认识“校长”这个角色,理解他们对“成长”的诠释以及为成长所做的努力。一个名师出身、以“做专家”为初心的校长,可以在校园文化“克隆”成风的现实中以非凡的底气与定力开创本校的文化之旅,也可以在泥瓦砖块铺就的道路上长成不一样的自己;可以在零起点、零师资的条件下带领城区小学的足球队奔向国际舞台,为学生的人生开拓更多可能性,也可以讲好8小时内外的浪漫故事,让趣味与教养为成长添枝加叶,过有滋有味的教育生活……一个人的成长拥有无限可能,校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他要想完成“以成长引领成长”的使命,就应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并竭尽所能地为师生创造机遇。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会做不一样的选择。雷夫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里,从未放弃理想,从未偏离目标,精耕细作,悉心呵护,把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变成了学生们自由呼吸、自在成长的乐园。

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刘爱芳校长与峰山小学的相遇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使得她有机会创办一所期待已久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急不躁,把理想化成每天的努力,用爱心、童心、体恤之心为师生打造一所可以安顿身心的精神家园,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长成自己最美的模样。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精神与样态成就着中国教育的精神和样态。《看见成长的力量》就像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最真实的样态,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人最可爱的样子。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祝愿每个教育人都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向不平凡的梦想挑战,把成长当成一生的事业,带着足够的热情与诚意目不斜视、风雨兼程,在下一个征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于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学生认知与发展”领域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北京市十四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面上基金”等多个省部级项目,《心理发展与教育》等杂志审稿专家。)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