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莱西市:家校社唱响育人“合奏曲” 在喜庆的氛围中成风化人 青岛市:寒假托管暖心贴心用心 图片新闻 临清市: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新生态 平邑县  “四个聚焦”强化责任督学作用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教育时评】

在喜庆的氛围中成风化人

□ 宋锐锐

小时候,盼望过年是为了吃穿玩乐;长大后,逐渐开始读懂年味儿里的中国。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是喜庆祥和的象征,更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立足大力提倡德育、美育的当下,在喜庆的氛围中注重成风化人,更好涵养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不失为有利的契机和有效的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作为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人文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意趣、伦理关系等的集中展示与传承教化的空间。贴春联、扫尘、吃团圆饭、守岁、拜年、祭祖……无不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饱含着人们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追求,对孝道、感恩、仪礼等传统美德的自觉传承和弘扬,对家国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憧憬。近年来,随着剪纸、糊花灯、打铁花等特色民俗活动的强势回归,节日的“文化味儿”愈加浓厚,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文化过节”的乐趣,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中华文化的滋养和洗礼。

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价值来自于“人化”的过程,同时又必须回归于“化人”的使命。文化犹如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在认知、修养、道德、审美等方面得到提升。着眼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需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渗透在节日里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在时间长河中淬炼而成的优良文化氛围和独特审美价值,恰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美育的宝贵资源,是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尤其对于涵养当下青少年群体缺失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人文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内驱动力,对养成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文化品位、道德修养等至关重要。它让人内心深处更有力量,是前行路上驱散夜雾的明灯。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濡化,有助于培育青少年的价值理性和审美定力,进而温润心灵、滋养生命,发展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厚植青少年人文素养,是一个滴水穿石、积少成多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实践与浸润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中国年里的“文化味儿”,在构建青少年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精神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成风化人的作用,以更加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滋润着青少年的心田。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