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之花灿烂绽放
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向美而行,以美育人。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到2027年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美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地以美育浸润学校,努力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让美育之花灿烂绽放。
课堂是美育的主阵地。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中央,教师作为学生中的首席,要引领学生以美育浸润其身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身心更加愉悦,更加彰显活力,人格更加健全,成为眼界开阔、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我们要认识到,美育不仅是指音乐等学科,而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及校园内外环境形成的共通教育整体。学校要发挥各门学科的美育功能,分学科推动并制定美育教学指引,协同发力,发挥综合效应。同时,要加强美育与德、智、体、劳等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语文课上那些优美隽永的散文、朗朗上口的诗歌、明理缜密的议论文里都蕴含美育的因素,能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农历的天空下,让二十四节气真正走进每名学生的心田。教师要引领学生挖掘节日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涵养其美育情怀,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明白人生道理,又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滋养。
社团活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美育的延伸,参加社团活动成为学生提升美育能力的绝好机会。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满足交往的需求,而且能实现美育育人的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最根本、基础的美育知识,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社团活动是美育的自然延伸,可以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动手操作和表演中转化为具象化的表现。学生参加舞蹈社团、葫芦丝社团、藏书票社团、素描社团、百灵鸟合唱社团等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在校园艺术节中精彩展示。彼时,台上的学生投入表演,台下的学生沉浸其中,台上台下的学生都受到艺术的感染,这样的形式可以让美育实现“软着陆”,从而让美育有了更好的延伸。学校还要开展一系列公益实践活动,包括举办美育专家讲座、美育沙龙、亲子合唱等多种美育浸润行动,以公益之心哺人育人,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温润其心灵,营造“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美育环境。
大自然是美育的大课堂,少年儿童是大自然的天使。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是最好的美育教师。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着天人合一的美。的确,“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鉴于此,学校可以在假期中组织研学旅行。比如,今年初的全国各地冰雪研学旅行就火出了圈,“南方小土豆”、广西的“砂糖橘”、四川的“大熊猫”们组团,在冰城哈尔滨玩得不亦乐乎。对此,学校可以倡导家长利用寒假时间带领孩子“笑傲江湖”,到大自然中愉快地玩耍,参观、游览名胜古迹,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将教育与艺术、教育与生活、教育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留住记忆、丰盈心灵,而且能提升他们鉴赏美的能力。
美育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向阳窗,推开了一扇知识宝库的大门,而且以丰富的内涵培养着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广阔视野。希冀美育之花在学生的心田灿烂绽放。
(作者单位:枣庄市山亭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