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长过招儿
我班男生小李是“别人家的孩子”,非常自律,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但是最近,小李突然变得情绪低落,而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此,我感到十分震惊,于是抽空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
在那简陋却不失整洁的书房里,小李向我倾诉道:“爸爸和妈妈一点儿也不理解我,这是我感到痛苦不堪、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原来,升入中学后,进入青春期的小李与父母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双方几乎每天都发生激烈的争吵,本来很好的家庭因此变得鸡飞狗跳、乱七八糟。他指责爸爸是庸俗不堪、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油腻大叔”,妈妈是絮絮叨叨、脾气暴躁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爸爸和妈妈则骂他是不懂事儿、爱打扮、痴迷于名牌服装的“花花公子”。我没想到,亲子之间的隔阂如此之深,双方几乎无法沟通。面对这个难以破解的僵局,我感到手足无措。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小李的书房,来到了客厅,与他的父母交流。
小李的妈妈拉着我的手声泪俱下地说:“王老师,谢谢您来俺家看望孩子!我没有多少文化,只能像牛马一样下苦力气挣钱,供孩子吃好的、穿名牌衣服,可是,到头来,孩子却一点儿也不领情。小时候,孩子很乖,很听我的话;可是最近一年来,他对我爱搭不理的,简直把我当成了空气。真的快气死我了!”小李的爸爸在旁边补充道:“孩子他妈说得对!这个小坏蛋把我当成了仇敌,在家里天天与我对着干。我让他往东,他偏偏向西。王老师呀,您不知道,我最近几天几乎被他气疯了!怎么办呢?请您给我们指出一条活路吧!”我没有接他们的话茬儿,而是转移了话题,故作轻松地问道:“你们有什么兴趣和爱好?平时在家里经常做什么事情?”小李的爸爸讪笑着回答:“不好意思!我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高雅的兴趣和爱好,在干完地里的活儿回家后就爱喝酒、抽烟。”小李的妈妈低着头,小声说道:“我除了下地干活儿、做家务,只是喜欢与街坊邻居聊天、打扑克、搓麻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兴趣和爱好?”我严肃地指出:“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兴趣和爱好,也可以说是低级的兴趣和爱好。你们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你们没有觉察到。”听了我的这句话,他们大吃一惊,异口同声地问道:“王老师,俺们应该怎么办?”我毫不客气地回答:“你们夫妻二人应该改变那些不良的兴趣和爱好,尽量培养一些高雅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读书、看报等。”小李的爸爸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俺和老婆都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可以说是‘斗大的字认不了一升’,您要求俺们读书、看报,我感到很难做到。”小李的妈妈也在旁边连声附和。无奈,我只好继续引导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你们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得怎么科学地教育孩子,是可以原谅的,我不会为难你们。但是,为了孩子长大成人,也为了家庭和睦、生活幸福,你们必须拼一回了!”小李的爸爸问:“俺们怎么拼?”小李的妈妈问:“跟谁拼?”我大声回答:“你们要告别那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日子,与自己的不良兴趣和爱好拼命一搏!李大哥、大嫂,你们应该改一改了,别再安于现状了。”小李的爸爸好像大梦初醒似的,一边不停地点头一边说:“您说得有道理,俺十分同意您的观点!”小李的妈妈也向我表态:“王老师,俺一定听您的劝告,尽量改变自己,换一种活法儿!”
这次家访令我感慨万端,也收获良多。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极大作用。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面,外面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你。”同理,在家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就会“有样学样”。所以,正如小李的妈妈所言,家长一定要改变自己,换一种活法儿,做孩子的榜样,把孩子培养成人。
(作者单位: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