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耕耘花田
——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褚衍慧育人故事
从一线教师到幼教主任,再到园长;从幼儿口中的“姐姐”到“阿姨”,再到“奶奶”,尽管岁月改变了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褚衍慧的容颜,却从未改变她的教育初心。38年来,她用执着和创新书写着幼儿教育的平凡故事,坚守着对幼教工作的热爱。
“上中学时,我的一篇习作《我的理想》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朗读,文中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幼儿教师。”褚衍慧告诉笔者,当年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枣庄师范学校的幼儿教育专业。
从中师毕业后,褚衍慧被分配到薛城区北临城小学附属幼儿园。3—6岁是人生的奠基阶段,直接关系到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褚衍慧每天和幼儿一起唱歌、画画,看似轻松愉快,其实平凡琐碎。她不是给这名幼儿系鞋带,就是帮那名幼儿提裤子……一天下来,她累得身心俱疲,却乐在其中。
因为工作出色,2012年10月,褚衍慧被任命为新建成的薛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崭新的园所、优越的环境给褚衍慧插上了飞翔的羽翼。
新园需要环境布置,但是人手不够。鉴于此,褚衍慧带领教师们每天都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丰富幼儿活动材料,先后完成室内外装修、玩教具配备、教师招聘、宣传招生等工作。为了不影响正常开园,在资金拨付不及时的情况下,她购买物品时常常自己拿钱垫付。幼儿园没有公车,凡是遇到运送物品等情况,她都用自己的汽车完成任务,从未要过任何报酬。
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褚衍慧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方面,她有独到的见解,总结出“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引领学习——自主发展”的支持策略。为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她多方奔走,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收回了被建筑公司占用十几年的一块土地,并把它改建为幼儿户外生态操场,实现了让幼儿“有地方玩、有兴趣玩、玩有所获”的目标。
褚衍慧根据薛城是奚仲故里这一优势,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飞翔的鸽子”和“滚动的车轮”等元素;修建了奚仲车场,投放不同用途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小车以及建构用的木板、车轮等材料,为幼儿自行搭建喜欢的小车、自主制定交通规则、自由展示骑行技巧提供了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车的发展历史,感受创新带来的生活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褚衍慧认为,每名幼儿都是一颗与众不同的种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和特色;只有精心呵护每颗种子,他们才能绽放出生命独特的色彩。
有一个名字叫小乙的孩子,因先天失聪,没有幼儿园愿意收他。当他的家长找到褚衍慧时,褚衍慧不仅接纳了小乙,而且把他安排到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所带的班中,并时常去看望他。同时,褚衍慧还积极联系区残联和资助中心,为小乙争取到各类残疾补助金和助学金,让他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享受到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关爱和呵护。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者,只有家园共育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褚衍慧说。她十分注重家园合作,经常利用“园长接待日”和接送幼儿的机会与家长沟通,及时向他们反映幼儿在园情况;采取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和家长交流科学育儿经验,解决他们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举办家长讲座,多维度引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教师和家长的相互理解,构建起家长和教师平等互助的关系,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褚衍慧的带领下,幼儿园从十几年前的4个班100余名幼儿发展到现在的21个班700余名幼儿,成为引领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示范性幼儿园,在家长群体中、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多年来,褚衍慧基本上没有度过周末、寒暑假,超负荷的工作量令她感到疲惫,她却没有退缩。在工作中,她收获了幼儿的喜欢、家长的信任和教师的尊敬。
“你的家庭条件不错,放着清福不享,却去做操心费力的幼儿园园长,图的什么呀?”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褚衍慧只能报以微笑。
如今的幼儿园已成为园所环境温馨优美、户外场地绿色生态、自主游戏有声有色的特色园,是枣庄学院、枣庄理工学校等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多次承办省、市级现场会,引领着区域内幼儿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