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大情境统领大单元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路径探究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成长性反思:助力教师专业化持续提升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 巨野县大谢集镇吴庄小学 张红起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部分小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上大学、挣大钱、住高楼”成为其人生格言,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现象。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从小学起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无疑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学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挥语文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教师要想上好每节课,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文字美的诗歌等。它们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例如,《丁香结》一课,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起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的不顺心,把它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教师通过本文的教学应该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甚至享受挫折,让学生学会体验困难、战胜挫折,感受多彩的生活。

二、教师要注意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且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因为学生年纪较小,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利用深厚的文化素养,发挥强大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身上的高尚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该深入落实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和过程,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优势和功能。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真正实现用语文知识引领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三、组织实践,深化学生感受

德育强调知行合一,德与行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将教学仅局限在课堂内,只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教导,而是要积极突破教学课程的时空条件限制,让学生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以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学校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去设计与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德育牢牢结合在一起。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引领着学生如何正确做人。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要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其用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今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