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浅析历史学科中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多学科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 诗词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育惩戒:家长不能袖手旁观 “N+X”业务大练兵:个人团队共前行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教育惩戒:家长不能袖手旁观

□ 滕俊花

教育惩戒是矫正学生失范行为的必要教育手段。学生健康成长得益于家庭和学校的共同作用,参与教育惩戒也是家庭的责任所在。因而,争取家庭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是学校教育惩戒长效实施的关键,也是达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关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与教师携起手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携手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近年来,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强调家长、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拿起表扬的武器,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孩子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这本无可厚非,但若一味片面强调,忽视批评与惩戒,则未免失之偏颇,并由此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家庭把骄纵作为抚育孩子的主要方式,对孩子只说好,不能说“不”,导致孩子是非不分,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老虎的屁股,别人说不得摸不得,一说就跟你急。学校也往往屈从于社会舆论和家长的压力,变成娇惯学生的地方,处处对教师设限,甚至不分是非对错,一旦师生出现矛盾,一顿板子先打到教师身上。这并非危言耸听,媒体上时有报道。为了自保,教师不得不委曲求全,甚至“躺平”。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人格上本该是平等的,由于角色的错位,教师应当受到的尊敬被贬值,导致教育效力大打折扣。表扬的“武器”是拿起了,但这把“双刃剑”有意无意地伤了孩子,也伤了家长和教师。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失败、可怕的。

“严师出高徒”是人尽皆知的古训。这种严不仅指教学上的严格,而且在于管理上的严格。孩子成长的过程如同一棵小树苗的生长,小树生长的过程还要把不必要的枝丫锯掉,方能成长为栋梁之材。而孩子的错误若一味任其自然发生,师长不敢指正,将错就错下去,是很危险的。就像田地里无人管理的庄稼,爱怎么长就怎么长,虫子咬、长出了杂草也不予管理,最终将一片荒芜、颗粒无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孙云晓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诚哉斯言!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指出了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戒尺”还给了学校和教师。这是对一味表扬、赏识的有力纠正和补充。教育在先,惩戒在后,就是要通过积极教育和适度惩戒,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抗挫心理和能力,让学生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父母不要过多剥夺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例如,小孩子摔倒了,家长跺脚,“真讨厌,都是地不好,把我们宝宝弄倒了”。上学的书包都是爷爷奶奶帮忙收拾,若有什么东西没带,孩子就说“都是奶奶不好”,奶奶也说“是我老糊涂了,不怪我孙子”。甚至有的孩子上了大学都不会洗衣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衣服一攒一个月甚至一学期,带回家让妈妈洗。孩子老是把责任推给别人,长大了怎能承担自己应担的责任?一个人的责任心有多大,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父母包办得越多,孩子的能力越差,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了。家长的教育观念要转变,让孩子感受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真正的现代人。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

教育惩戒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时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获取心理的平衡。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会使他刻骨铭心。家长此时一定要主动站出来,支持教师或亲自上阵,抓住机会,眼明手快,绝不手软,方能事半功倍。若不管不顾,长此以往,孩子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过失,将错就错,那将是可悲、可怕的。当然,教育惩戒还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指出其错误所在,并说明需要承担的责任,给予相应的教育与惩戒。

教育本来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批评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片面强调人格的平等、氛围的宽松,而没有相应的严格管理机制约束不规行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然导致问题发生。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广大家长和教师也应作出深刻的反省:“连一句批评的话都受不了的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怎么能经风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家长要尊重教师对孩子进行管教的责任,积极配合学校或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主动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做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加油者、监督者,而不是误导者、旁观者、拖后腿者。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出台实施恰逢其时,教育惩戒,家长不能袖手旁观,不能缺位,而应积极补位。无论教育还是惩戒,都是为了立德树人。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把批评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区分开来,批评惩戒不等于体罚,不等于棍棒教育,也不是伤害和使孩子皮肉受苦,更不是歧视和虐待,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是一种基于全面关心与真正爱护基础之上的教育技巧,体现了父母与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和真正负责任的态度。要特别小心地为孩子着想,要顾及孩子的尊严和承受力,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更要有温度。

(作者单位系高密市崇文小学)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