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学生乐学会学英语小策略 家校合作使劳动教育成为新时尚 提升教育“软实力”的全方位策略 校家社协同育人学生心理更健康 精简教学,让优质课堂自然生成

第6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6
【课程建设】

家校合作使劳动教育成为新时尚

□ 刘莹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将劳动课纳入义务教育课程,规定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课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设计出一日三餐的食谱,而且学会做家常菜、缝补衣服……经过研究,笔者发现,这些劳动标准不仅具体,而且要求不低。但是,一周一课时的劳动课能让学生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需要学校、家庭联合行动,一起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

学校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对每学期的劳动课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然后再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教师要上好每周一节的劳动课,绝不能让其被其他课程挤占。劳动课的时间、场所、设备等都需要落实落细。在课堂上,对学生需掌握哪些技能、学会哪项本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策划劳动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劳动课上学到真知、受益良多。其次,要注重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的宣传和培训,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工作。大量实例证明,一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年儿童,其心智发育是不健全的。特别是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有的家长在家里包揽下一切家务活儿,要求孩子专心学习而不管其他事情,以致孩子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甚至闹出不能区分韭菜、麦苗的笑话。据媒体报道,有一名毕业于某高校的男青年不找工作,不交朋友,只靠父母辛苦劳动供养。他说:“小时候,父母没让我做过家务。现在才知道,我被他们娇惯坏了,那种优哉游哉的生活害了我。”这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案例提醒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笔者认为,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即使拥有出色的资源,也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鉴于此,家长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以及母亲节等节日,让孩子“承包”一天的家务,做一个“劳动小达人”,做饭、洗衣服、拖地、整理衣柜。这样一来,亲子关系就会变得更融洽,家里就会充满爱的暖流。

家庭在劳动教育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使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好劳动的榜样。要经常给孩子讲述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故事,让孩子以这些先模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同时,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和周末,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走到田野中,或帮助农民播种、收获,或参加采摘活动。还可以带领孩子到敬老院参加公益活动,给孤寡老人梳头、捶背、揉肩,与老人谈心、聊天。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公益心,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总之,要想做好劳动教育,学校与家庭必须协同推进,关注每名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在劳动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劳动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进而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系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小学)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