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教学应展现融合之姿
真正高品质的教育教学,一定不是单一化的呈现。教学涉及多种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需要融入多重因子。教学融合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展开思索。教材文本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搜寻学科教学因子,将相关资源进行对接、融通,无疑是必要的,能为课堂提供更多信息支撑,更好地服务学科教学。另外,学科之间的交互、融通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要素极为丰富。如何巧妙设计,将学生引入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索欲求,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文本内容以及具体的学科知识进行多重关联,优化教学流程与引导,从而丰盈教学内容,唤醒学生的辨别意识与思索能力,实现教与学、学与思的多点融合,为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做好铺垫。
融通文本资源,进行内容对接。教材文本规范性高,具有权威性,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教材课程主题鲜明,信息众多。教师要有整合归纳意识,搜集文本信息,找寻信息结合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构建,文本内容是以主题为线索,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学习困境,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无论知识如何零碎,教学都要以文本内容为主。只有找到文本关键点,才能真正引发学生关注,促使他们主动阅读,参与到知识感知中。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友谊伴我同行》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插图,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将相关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联系自身实际,从生活、学习上交流探讨,也会联系自身的交友经验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学生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出发,捕捉关键信息,将其进行归类、梳理,多种信息的交叠则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学生的认知活跃度极高,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更高级阶段。文本插图、文字信息、学生的经验,都属于教学资源,能够给学生研读文本提供更好契机。教师找准学生的思维入口,充分发挥文本资源的桥梁作用,实现课程内部信息的融合,不仅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灵动,而且能让学生在多重要素的共同助力下获得更多学习启迪。
创优知识运用,促生认知迁移。教学融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学习,而是要从教学本质属性出发,对接知识运用。学生自身有一定认知,感知文本内容后,新旧知识对接,形成崭新认知体系。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程度将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和品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师要从知识运用着手,进行认知迁移,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导向性特点决定了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知识阐述层面,而是要抓住每个知识点的特点,进行教法学法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真切的学习认知。教学《感恩师爱》一课时,本节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旨在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体谅并关爱教师。由于学习内容相对抽象,教学活动伊始,为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列举诸多名人尊师敬师的例子,让学生有具体的感知和理解。尊重、体谅、关爱教师不是说说而已,要从具体细小的行动着手。为此,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补充讲述名人尊师爱师的案例,而且要鼓励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细节,寻找身边尊师爱师的榜样,看哪些学生的尊师爱师行为能够与文本内容形成对接。在多重信息的交融影响下,学生会对学习主题形成更加鲜明的认知,逐渐产生知识运用欲求,认知迁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拓展训练维度,实现思维交互。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涉及道德伦理、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探知,而且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理性分析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训练活动设计既要基于文本,又要高于文本。由于教材容量有限,因此,教师要以文本内容为引子,进行发散性教学,促使学生自觉建立课内外衔接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升级提供保障。教学《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课时,教师给出多重假设,以情绪接龙的形式创设学习情境。进入文本探知状态,完成知识学习后,学生对情绪的价值和作用有了精准清晰的把握,同时对如何解决情绪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举办“我是心理专家”讲座,为学生展示多个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学生化身“小专家”,纷纷给出对应的策略。拓展性训练比较适合学生,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思维碰撞中,学生的知识维度得到延伸,训练价值逐渐显现。
课堂提质增效,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尤其要将影响教学的多种因子进行融合,为课堂提供丰富的信息载体,实现教、学思维对接。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有宏观调控意识,从整体视角切入,关注教学细节设计,找准融合点,构建信息链条。融通文本资源,进行内容对接;创优知识运用,促生认知迁移;拓展训练维度,实现思维交互。这些都属于教学融合的具体体现。教师从不同维度展开探寻,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系滕州市东郭镇党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