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文化浸润 “六声”和鸣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的问题剖析与解决对策 课后服务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德才兼备 锻造“金师”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的问题剖析与解决对策

□ 张丽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及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大学教育由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组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按照“课程思政”要求,“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时刻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同向同行。但目前,人们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大多着眼于专业教育,对通识教育关注较少;而且,后者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的问题剖析

其一,通识教育只注重纯粹的知识学习,没有将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并且未能发挥自身培养价值观的独特优势。作为大学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识教育往往被一些教师、学生及管理者当作“什么知识都学一点儿的教育”。这就导致如下结果:一是通识教育肤浅化、碎片化,甚至成为学生获取学分的“捷径”;二是价值观培养的重任只能由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扛起来”,而不是共同完成。

其二,低质量的教学方法不能体现“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文明、文化类通识课在大学非常普遍,但很多教师只是向学生介绍一点儿世界上不同的文明或文化,却没有着眼于通过比较与互鉴不同文明,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明白其何以能成为5000多年来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重视通识教育尤其是发挥其在推进“课程思政”中的优势,关键还在于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教师除应具备主动意识、责任意识、育人意识外,还要具备竞争意识和改革意识。因为,“课程思政”不是一场简单教学,其背后隐含着一场“国际较量”,是意识形态先进与落后的竞争。由此,教师更应树立改革意识,创造性地践行“课程思政”。对于能力,教师除需具备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外,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而这种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此外,传播能力也必须具备。而对西方反动势力,教师也应当具备斗争能力,并且要培养大学生也具备这种能力,真正筑牢社会主义的“铜墙铁壁”。

此外,教师还要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法选用上下足功夫。以往,人们大多只强调教师如何挖掘思政元素,殊不知,课程、教材、教法也要发力。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完整意义上的“课程思政”。

第一,积极设计能沟通文理的跨学科通识课程。这是通识教育推进“课程思政”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识”本身就意味着横跨自然、社会与人文多个领域,教师、学生可以从这些领域中选取共通的思政主题加以整合,并与广阔的、实际的社会生活相联系。这样一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就避免了单向灌输或简单说教,而是能在科学精神的熏陶、人文情怀的浸润以及社会生活的磨砺中达成。换言之,跨学科的知识构建起了丰富多维的情境,这更利于学生在兴趣培养、思维提升、习惯养成、行动历练以及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价值观,从而使“课程思政”的效果更加显著。

第二,通识课教材的编写也应配合课程设计,体现出跨学科的特点。比如,当代的社会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科学应用的结果,甚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科学的作用。那么,教材编写完全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探究其背后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定律,并以此了解社会经济和工业问题,通过科学在商品生产、分配及服务和流通过程中的应用,了解个体和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现实关系。这就巧妙地将自然、社会与人文知识编排在了一起。需要指出的是,通识课教材不同于专业课教材,不应过多地关注知识点的学习以及相关技术的掌握,而是应关注那些让学习者有可能和有希望提出新问题的事物,从而引发对未来的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三,通识课应传承和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教学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教学方法不应也不能丢弃。如:孔子提倡的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等方法;朱熹提倡的“格物致知”,即对外界事物展开调查研究,并主张“用敬”,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可以说,这些教学方法对今天的通识教育尤其是思维、品格的培养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使用优秀传统教学方法契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要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信息化、智能化在当下已成为潮流,但通识课的教学应先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再辅之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守正创新的意义。

(作者单位系齐鲁师范学院)

录入:张婧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