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家长应给予孩子科学的生命教育 情绪管理太重要  别让“护犊子”行为毁掉孩子 “因材施教”与“长善救失”的辩证法 新闻漫画 学好数学应成为共识

第6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6
【声 音】

别让“护犊子”行为毁掉孩子

□ 李锐敏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独自面对挑战和困难,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如果父母总是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经历失败和挫折,那么孩子可能会变得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接触到部分家长过于溺爱、袒护孩子,即所谓的“护犊子”。有的学生因一点口角问题而动手打了同学,在学校调解时,孩子家长一直强调是对方先骂人,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没有错,就应该加倍打回去、骂回去,甚至导致双方家长大打出手;有的学生故意破坏小区内3个安全指示灯,其家长却说“没有证据,就不是我家孩子干的”;有的学生因犯错受到教师批评,家长却一味地埋怨教师对孩子不够包容,等等。这些现象,无一不反映出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偏颇与失职。

据我观察,“护犊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通常都涉及对孩子过度保护或偏袒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犊子”行为。过度干涉:父母或监护人经常过度干涉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无论大小事务都要亲自过问,不给孩子独立决策和锻炼的机会。偏袒孩子:当孩子与其他人发生冲突或矛盾时,父母或监护人往往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这边,不考虑事实真相或对方的合理诉求,拒绝让其承担责任。过分保护:为避免孩子遭受任何伤害,过度限制他们的自由和探索机会,创造一个过于安全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避免失败:为让孩子避免失败和挫折,可能过度干预孩子的活动,甚至代替孩子完成任务,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过度赞美:无论孩子做得如何,父母或监护人总是给予过度的赞美和肯定,导致孩子缺乏自我评估的能力,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批评反驳:当外界对自家孩子提出批评或建议时,即使批评合理,父母或监护人也会本能地辩解或反驳,拒绝接受外界的反馈。包庇错误:对已经明确的错误行为,父母或监护人不是通过教育引导孩子改正,而是设法掩饰或找借口,避免孩子承担后果。无底线溺爱:在教育过程中,父母或监护人倾向于溺爱而非严格要求,对不良行为容忍度高,缺乏必要的纪律约束和价值观引导。情绪化反应:对任何可能威胁到孩子利益的情况,父母或监护人表现出高度的情绪化反应,如愤怒、悲伤或焦虑,可能采取过激行动,以维护他们的利益。提供特殊待遇:利用自己的能力,父母或监护人给予自己的孩子不同于他人的特别优待,比如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机会,即便这可能不公平。

上述“护犊子”行为,虽然出发点往往是出于爱与保护,但若长期如此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毁掉孩子的一生。那么,家长该怎么改变自己的“护犊子”行为呢?首先是要自我反思。家长要意识到“护犊子”行为的潜在危害,反思自己是否过度保护孩子,阻碍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发展。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识到适当的挑战和失败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接受孩子需要在经历中学习和成长的事实。要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规则和界限,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的,并自行承担相应后果。要给予孩子更多自主决策的机会,无论是日常小事还是学习活动,逐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当然,家长还要通过与孩子进行开放、诚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担忧,建立基于信任的关系。此举有助于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家长还要以身作则,展示如何处理失败、面对挑战,让孩子学习到积极应对生活的态度。

长期受到家长过度保护的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独立性和个人能力。首先,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坦诚对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从而逐步减少家长的过度保护。其次,明确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从而更有方向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家长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此外,情绪管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学生可以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应对。逐步增强自理能力同样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做饭、洗衣、理财等,来提高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长的负担,从而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通过这些努力,学生不仅能够实现个人成长,而且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独立性。最终,能够构建出一种更为健康、成熟的亲子互动关系模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自我成长。(作者单位系济南市章丘区枣园中学)

录入:袁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