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当多些学生视角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这为学校师生美育浸润行动架起了“四梁八柱”,提供了必要的遵循。
艺术节是很多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常用的载体,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是美育浸润行动的走深、走细、走实。但是,活动当多些学生视角。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做好科学的引领。校园艺术节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艺术盛会,也不是什么才艺大赛,而是艺术学习的一种载体,是美育的一种校园实践形式,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为主,以适用和实用为目的。因此,学校应为每次艺术节的主题定个调,什么类型的艺术节?想发展学生什么?提升他们什么?内容如何定?采用哪些形式?如何组织?这些都需要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地敲定好,不能盲目,更不能把它们当成噱头。
其次,学校要高度重视每次艺术节,精心指导,使其都独具一格,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在举办形式上,应做到集中和分散相统一。各班推荐各班的节目,学校集中选拔,然后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确保节目质量。就拿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创办的舞蹈剧《校园狂想曲》来说,学校从2023年10月就开始筹备,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最终才搬上舞台,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好评,不但展现了当代小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艺术学习兴趣,提振了其自信心。
再次,要把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艺术节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应是提智、明德、强体、育劳的载体。如在节目设计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艺术排练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在内容上可以与各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意识,使节目思想健康、形式活泼,确保二者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此外,艺术节当有艺术味,确保每个节目的质量。时下,各地各学校艺术节没少开展,但节目属于模仿类的较多,创新类的很少。尤其是一些不合时宜的歌曲、舞蹈也被学生搬上舞台,粗制滥造,不仅起不到艺术教育的目的,而且有伤观感。因此,学校要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创作出反映学习生活、反映时代的作品,带有教育色、教育味,并不断走深、走细、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