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区域教育 探索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乳山实践” 以“乡土”浸润镇域教育振兴 悦享“真”游戏 助力“真”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 图片新闻

第7版:区域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区域教育
07

聚力攻坚“两县”创建

探索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乳山实践”

□ 通讯员 隋晓磊 杨晓华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乳山市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投入上加力度,在路径上强探索,全力推进“两县”创建工作。今年125日,被评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56日,被评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成为山东省上榜9区市中唯一“全项达标”的区市。

强化系统思维,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

走进光明街小学,金色阳光洒在崭新的教学楼上,绿色球场、红色跑道、楼廊勾连的教学楼端庄大方。教学楼内部,云课堂、校园电视台、机器人实验室等,到处显闪着孩子们的笑脸。拔地而起的新建学校,焕然一新的改扩建学校,日臻完善的现代化设施设备……全市教育资源总量持续扩大,布局日趋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实现了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自2013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以来,把“两县”创建纳入全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健全了教育领导机制,成立了由教体、财政、人社等19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委统筹、政府主导、教体牵头、部门协同”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了市级领导常态化联系学校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市级党政领导定期深入学校调研指导,为师生上思政课,及时解决教育难题。

“‘两县’创建工作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支持。7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牢把紧‘教育是最大民生’理念,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支撑,都不遗余力,确保教育之需。”市教体局党组成员沙晓军直言。“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73.18亿元,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每年均保持在25%以上,实现了“两个只增不减”。

对照“国标”,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乳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乳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编制了《乳山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5年)》,为乳山教育事业发展定标导航,擘画出乳山教育事业优质、均衡、普惠发展的蓝图。

优化资源配置,筑牢优质普惠“压舱石”

“孩子两岁就上幼儿园。我一开始是忐忑的,经过一个多月观察,现在非常放心。老师每天都把孩子的表现告诉我,孩子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表达能力比之前也有了进步。”西环路幼儿园幼儿家长王鹏兴奋地说。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开端。瞄准优质均衡和普及普惠目标,乳山市新建光明街小学等中小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及幼儿园14所,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250个、义务教育学位7190个……顺应了群众“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需求。市直6所幼儿园的教室宽敞舒适,冬天有地暖供热,夏天有空调降暑。同时统一招标购置了各种室内玩教具、室外大型玩具,安装了户外电动遮阳设施,为幼儿创设了安全优质的在园环境。

“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社会需求倒逼农村学校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过去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较难解决,如今搭载上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得以在学校间流动起来,‘智慧教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市电化教研室主任孙京涛表示。

乳山市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先后投入7600余万元,实现了“楼宇万兆互联、教室千兆互通”及“交互式多媒体、全自动录播教室、学生云机房全覆盖”;建成市域一体化智慧校园云平台,覆盖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校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夯实了智慧教育的根基;启动智慧黑板、常态化录播等“三个课堂”设施设备普及应用工程,推动了教育资源城乡同质、总量扩增,先后获评“全国网络教研创新研究示范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

强化师资培优,锻造学生成长“助推器”

白沙滩镇中心学校教师刘丽丽,无论从教资历还是教学成绩,在全市都算得上优秀,但她一直有个“心结”:1999年被评为二级教师以来,由于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和职称比例等问题没有名额,一直没有机会竞聘一级教师。

2019年开始,乳山市统筹“生师比”“班师比”等因素,推进核编方式向农村学校倾斜,缓解农村学校岗位不足的压力。同时,持续提高岗位配置标准,将小学、初中高级岗位比例分别上调至15%25%,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321”职称及乡村教师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20229月,根据农村“321”职称政策,执教生涯超过20年的她,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成功竞聘一级教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乳山市一直把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聚焦解决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引导新招聘教师向基层流动,2016年以来,新招录教师570人中有220人在乡村学校任教。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创新推出网络教研、片区联合教研、“1+2”影子工程等多种培训模式,构建形成“学、研、训”一体化大教研体系。

同时,通过“县管校聘”、城乡交流轮岗、设立农村特级教师岗等,均衡了师资配置。2022年以来,共交流轮岗389人,其中骨干教师149人、占比38.3%,激发了队伍活力。目前,乳山市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名师、名校长18人,威海市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课程团队带头人76人。

深化综合改革,打好内涵发展“组合拳”

近年来,随着全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及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校生源持续减少,不少乡镇学校出现了自然“小班”现象。如何在“小班”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加充分、更具关怀、更重个性的优质教育,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成为乳山教育亟待破解的命题。

早在2016年,乳山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小班化教育改革,将此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确定了9所试点学校,成立了小班化教学研究室,开通了“小班化试点”网络平台,建立了周信息上报、月工作简报、教研员联系定点学校等机制,邀请专家前来授课指导,组织500余人次外出观摩学习,围绕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深入实践探索,为全市解决“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累了宝贵经验。

义务教育学校“硬件优质易,软件均衡难”。自2019年试点集团化办学改革以来,乳山市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按学段组建为8个办学集团,构建了“核心校+成员校”架构体系,建立了“治理共商、课程共建、师资共育、文化共融”的“四共”机制,有力均衡了城乡教育质量。2021年以来,白沙滩、育黎两镇先后被确立为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乳山市被确定为“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还被确立为全省首批家庭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

“我们将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持续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为推动全省、全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乳山经验’,作出更多乳山贡献。”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厚强表示。

响鼓重锤,敲出发展“最强音”。“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是基础教育领域含金量很高、影响力很大的“国字号”荣誉,来之不易,得之必然,展示出了乳山的教育速度、深度、温度和力度,展现出了凝心聚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乳山实践”。

录入:宋锐锐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