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故事的环境” 支持幼儿隐性学习
济南市章丘区东山实验幼儿园积极响应“回归自然,融入生活”的教育理念,着重打造“有故事的环境”,深入开展养蚕实践活动,使其具备以下特点:可视化(展示学习过程的全貌)、可探索性(提供一个可以深入探究的空间)、可叙述性(鼓励儿童围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叙述个人的经历与故事)。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与环境创设,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平台,而且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尊重生命的种子。
一、主题墙散发“儿童味”
主题墙的每条生动脉络,都是对幼儿活动轨迹的真实反映。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自发地催生了课程故事的萌芽,而这些故事又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逐渐汇聚成成形的课程。随着幼儿的深度参与,环境得以再造,凸显了儿童本位的特点。在这样的互动中,课程愈发充满“儿童味”,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与发展。
在养蚕过程中,蚕宝宝的死亡引发了幼儿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我们携手制定了“养蚕公约”, 幼儿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蚕宝宝从卵到破茧成蝶的奇妙一生。每幅画都蕴含着幼儿对蚕宝宝的爱,尊重生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开始敏锐地感知周围世界的生命律动,学会了以温柔与敬畏之心去对待每个生命体。这份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珍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指引他们以更加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去拥抱生活、探索世界。
又如,在“寻找小秘密”的探险之旅中,幼儿的目光被蚕宝宝的食物——桑叶吸引,仿佛发现了大自然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宝藏。于是,我们一起踏上了一条探索桑叶奥秘的征途。幼儿满怀好奇,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这场探索中,在一份份充满童趣与创意的桑叶调查表中,详细记录了桑叶的形态、生长环境、营养价值以及对蚕宝宝的重要性等信息。我还和幼儿一起制作桑叶茶,从清洗桑叶、晾晒去水,到炒制杀青、揉捻成型。当幼儿品尝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桑叶茶时,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这是他们亲身劳动与收获的喜悦。这个幸福的过程被定格在主题墙上。这面主题墙不仅是知识的展示台,而且是幼儿创造力与探索精神的孵化器。它让每次学习都充满乐趣、每次探索都充满惊喜,引领幼儿在创意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是幼儿随机发现的。我们为此设置了留白墙、发现墙,及时记录这些宝贵的“思维碰撞”瞬间,并在“提问——记录——答疑”的循环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推动他们对主题活动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让每次活动都在持续关注与深度学习的滋养下自然延伸。
以儿童为核心的主题墙,宛如一扇通往创意世界的魔法之门,是幼儿挥洒创意、深度参与的教育乐园。日常活动中,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脉络呈现知识性的内容,帮助幼儿巩固知识,或者呈现幼儿作品,体现他们的参与痕迹,在“有故事的环境”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种植园充满“故事味”
幼儿园为幼儿打造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种植区”,这里成为他们探索桑树奥秘的小天地。我们精心营造了桑树种植的环境,配备了丰富多样的种植材料和实用工具。幼儿在这里自由操作、悉心观察、勇敢探索,一步步揭开桑树中那些秘密。
在养殖蚕宝宝的过程中,首次遭遇的离别让幼儿心生哀伤。若晨提议:“蚕宝宝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像对待我家小狗那样,给它们一个安宁的家。把它们埋在土里吧!”这个提议引发了幼儿的热烈讨论,关于蚕宝宝最终安息之地的选择,他们争论不休,每个人都想给予这些小生命最后的尊重与爱护。最终,幼儿小心翼翼地将逝去的蚕宝宝装入小盒,安置在桑树种植园内。在他们心中,桑树是蚕宝宝最爱的家园,让蚕宝宝长眠于此,不仅能让它们与心爱的桑叶相伴,而且能化作滋养桑树的肥料,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传递爱与希望。这一幕幕充满情感的场景,让我们的种植园地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故事味”。整个桑蚕养殖过程中,这片种植园仿佛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处处可观察、随时可探究、随心可讲述。一个个关于成长、爱与希望的故事,让这片园地成为充满生命力的故事乐园。
三、区角环境彰显“生活味”
区角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布置,更是教育的延伸。养殖区为幼儿营造了一个绿色生态、生活化的环境,从整体的布局到小小的细节,教师以匠心独运的设计,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每个细节中,根据幼儿的成长阶段与特性,挑选最适宜的活动材料,打造出一个既富有“生活味”又充满教育意义的区角环境。比如,知道蚕宝宝喜欢透气的环境,我们就准备了竹编篮子和透气性较好的纸盒等,让幼儿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与尊重生命。而放大镜、直尺、观察记录表以及蚕宝宝身体结构图的配备,如同为幼儿打开了一扇探索微观世界的窗户,鼓励他们随时驻足观察,细致记录,深度挖掘蚕宝宝身上的秘密。
这样的区角环境,不仅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收获知识,而且在每次与环境的对话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学习成为一场趣味横生的旅程,让成长在生活的点滴中悄然发生。
在区角环境的巧妙布置中,我们始终践行“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一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连、充满“生活味”的学习空间。在这里,蚕宝宝的养殖不仅仅是一项活动,更是幼儿探索自然、感知生命奥秘的窗口。从挑选桑叶、喂食到清理蚕砂,每个环节,幼儿都亲力亲为,观察蚕宝宝的点滴变化,记录每个细微的瞬间。在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幼儿在熟悉和轻松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幼儿收获了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生命、珍惜资源,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与环保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营造“有故事的环境”,支持幼儿隐性学习出发,追随幼儿兴趣,发现教育问题,从儿童视角发掘自然课程,引导幼儿深度学习,让教育真正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以“有故事的环境”为桥梁,与幼儿展开语言的交流与思维的互动;紧随幼儿在养蚕过程中所展现的兴趣点,敏锐而自然地捕捉富有教育意义的元素,构建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并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自然课程资源,我们收获满满。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章丘区东山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