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动车组”
——潍坊市潍城区南三里小学多措并举促进教师成长
一所建校仅仅4年的普通小学,教师中竟然有100余人次获省、市、区级荣誉称号。这就是潍坊市潍城区南三里小学。
取得如此成绩,与学校的“动车组”理念分不开。过去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今是“动车跑得快,每节车厢都得动起来”。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坦言:“培养新教师,我校采用思想文化、团队建设、教育科研有机结合的方式,让每名教师自带发展动力。这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刚刚入职的时候,我们第一站便参观了动车文化体验馆。当时,我就被学校文化吸引住了。”新入职的“00后”教师李智丽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感到很荣幸。”
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促进师生成长的深厚土壤。只有全体教师确定愿景与使命,统一目标与价值理念,朝着创建智慧校园与生态校园齐心协力努力奔跑,才能达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学校的创新发展。建校初期,该校就构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体系,以精神文化践行育人理念。此后,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凝聚教师力量。如今,在该校,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开创者。
“我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成就他人而成就自己的。”这是斯坦福大学原校长汉尼斯所说。南三里小学干部和教师对这一名言有自己的理解:只有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于是,该校以活动引领为魂,注入团队动力,形成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披荆斩棘的行动力。一是读有动力。学校开展了“诵读经典守初心”活动,每天诵读《论语》,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二是写有动力。为加强基本功,教师每周练习钢笔字和粉笔字,并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展示。三是赛有动力。学校定期开展说课比赛、书写大赛、新教师赛课、教学设计比赛、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与展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及考试。通过以上举措,学校最终实现青年教师规范化、骨干教师优质化和优秀教师卓越化的层级发展目标,打造出创新型教师队伍。“学校日常的活动丰富多彩。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紧跟其他教师的步伐,紧跟学校发展的步伐。”新入职教师裴一凡说。
学校以教学科研为“核”,打通全身脉络,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一是学有活力。如,学习新课标,把握教育发展导向;阅读专业书籍,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专家引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除了线下学习,全校教师参加了线上“大单元学习设计技术名师在线系列课”,聆听了崔允漷、郭华等专家的“育时代新人,绘课程蓝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受益匪浅。二是研有活力。加强学科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依托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落实“青蓝工程”,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打造“精英团队”,发挥榜样带头作用。三是思有活力。学校始终坚持把“反思”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一堂课后,教师要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反思,写好教学反思札记。
4年来,学校全体教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工作,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的理念,勇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尽心竭力。
▲校领导向新教师赠送书籍
▲教师节庄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