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自然搬进教室
今年春天,我曾问过我的学生:“春天在哪里?”他们想到了柳树,想到了花,却无法更具体地去表达。身在农村小学的学生,面对五彩缤纷的春天却只想到了干巴巴的柳树和花,实在不可思议。
这也不能一味地怪学生,因为可能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朵花叫什么、那棵树叫什么。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他们;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沉浸在网络世界里,把孩子交给辅导班,美其名曰“辅导班更专业”。
回想我们的童年,总是跟着大人在玉米地里拔猪草,从小就会区分马齿苋、灰灰菜、蓬子菜、荠菜、七七菜(小蓟)、老鸹眼(半夏),知道榆钱的美味、槐花的香甜,知道哪里能逮到蝈蝈,哪里能捕到登登山(蚂蚱的一种)……想想现在的孩子,除了手机、电视、辅导班,还有啥?
想到这里,我果断领着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转了一圈。一边走,我一边给他们介绍校园里的各种植物,让他们摸了摸东边花坛里的竹子,期待笋芽儿的出现;告诉他们迎春花和连翘花的区别,让他们仔细观察迎春花的颜色和花型。然后来到中间花坛,我告诉他们一进校门闻到的浓香味儿就是那些小叶黄杨比米粒还小的花儿散发的;扒开树叶,他们看到了那纤细的嫩绿色的花瓣。他们刚学过说明文中的“作比较”技巧,此刻在“黄杨”和“米粒”的较量中切实地派上用场了。
绕过中间花坛,我们便来到西边的大花园。十字形的小路在中心的圆形花圃里汇合。花圃里种着一棵高大的藤萝,那时刚发芽。我刚教他们学了冰心的《繁星》:“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就是《繁星》中的藤萝。接着,我便听到学生的一片哗然:“这就是藤萝!”藤萝下,芍药花深红的芽儿破土而出,就像课文《乡下人家》里描写的那样。
花圃周围有三两棵紫荆,枝干上长着一簇簇的花苞,挤着闹着。我想到他们怒放枝头时那满树的浓紫。花坛边还有好多银杏树、海棠树、榆叶梅、紫叶李、紫薇(百日红)……我一一指给他们看。有心的学生还发现了小黄杨底下偷偷冒出的几棵枸杞,说:“去年打扫卫生的时候,我还摘过枸杞吃呢!”
回到教室后,学生叽叽喳喳地感叹道:“原来,我们校园里有这么多种植物!”接下来,回顾参观校园的过程,他们发现:这一圈逛下来,第五单元的游记习作也在这次游“园”中搞定了。
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等校园里的花儿都盛开的时候,我把它们全都拍了下来,给他们看。如今,他们已经能够准确地叫出好多植物的名字了。
赶巧儿学校要求布置生物角,学生就把他们养的兰花、灯笼花带到教室里。“谷雨前后,栽瓜种豆。”为了让学生见证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我从家里挪来了一棵黄瓜。同时,有些学生也从家里带来了花生的种子。我们把这些种子种在了花盆里,我让他们“用长期观察记录法”做好记录。如今,学生种的花生大都已经发芽、长叶,还有几个晚点的也“戴着帽子、撅着屁股”(这是学生想出来的词)铆足了劲儿往上长。
班里有一名学生想写一篇关于生命历程的科学报告。于是,我们就从网上买了些蚕种和一龄蚕,便开启了多渠道学习桑蚕养殖之路。我安排了两名心细的女生作饲养员。就这样,蚕宝宝在我们的教室里安家了。学生为了给蚕宝宝创造一个更温馨的窝,天天忙着到处找新鲜的桑叶,以致班里的桑叶一度“成灾”。后来,桑叶失了水分,干了,他们才不得不扔掉。
第一次领着学生到校园里参观的时候,我就很想让他们见证“雨后春笋”的奇迹。但是春天都快过去了,也没下几场雨。我去了好多趟,也没发现笋到底长在哪儿。五一那天,下了一整天的雨,我又去了竹林,惊喜地发现,有的笋已有一米高,好多笋芽顶着棕色的外衣藏在枯草里。于是,我赶紧拍照,准备和学生一起分享见证校园笋芽的快乐。到教室后,我发现我们种的黄瓜开花了。于是,我在班级群里向学生家长请教:“需不需要授粉?施多少肥?浇多少水?”家长们也很给力,积极献计献策。
家长们开始参与我的自然教育。这不,开学后的第一堂课上,学生邹韵的爸爸便开始为大家讲授人工授粉的条件与方法、如何分辨花的雌雄。接着,我们又一起去看竹笋。在一片唏嘘声里,学生通过我的讲解知道了“竹子定律”,知道了厚积薄发的道理。
就这样,我们把大自然搬进了教室里,把书本和自然连接在一起,把学生、家长还有我们的班集体团结在一起,把新课标上的积极观察感知生活、乐于探索、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和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融合在一起。这就是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提倡的“从缩影出发的教学”吧!
这才是教室该有的样子呀!
(作者单位系安丘市凌河街道凌河小学)